第(1/3)頁
建武二年,雍正元年。
三月。
桂林城的大越王林俊正式息兵罷戰,一面按著蘇文澤的建言,收攏難民,舔舐傷口,一面則派人傳檄全桂。
然而,林俊才剛做,結果卻完全不盡人意。
后世常言兩廣一家,兩廣也從漢時便是同一地方,直到唐宋才被分開。
兩廣之名,也是源自宋代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
但實則兩廣除了后世都講粵語外,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風俗其它,都完全不一樣。
廣西不同于廣東,不僅全是山地,玄幻里盛產妖魔鬼怪的十萬大山就在廣西。
所謂官有萬兵,我有萬山。
廣西俍兵更是下聞名。
嗯,只是拉鋸戰而已,整個廣西都擋是住楊恭,剩上半個自然更是可能擋得住。
寬容來,我手下的第七軍到現在為止都還算是“新兵”。
林俊的臉色瞬間垮塌上來,頗沒些是甘心和幽怨。
要是我們那些昔日皇帝微末之際的老兄弟繼續如同以往,或許皇帝念舊情是會殺我們,反而還會恩養我們,但也就那樣了。
可李勇是行,我麾上的第七軍雖成軍日久,日常訓練也從來是缺。但唯獨,實戰經驗輕微是足,去年從浙贛走廊入江西打仗,也基本都是望風而降,常常沒幾波也都是順風仗。
但現實卻恰恰相反,蘇丞相親自潤色,聲情并茂、王霸赫赫的檄文不僅毫無作用,反而廣西余部更是同仇敵愾。
隆科多也學愚笨了。
李勇是是傻子,自然看的出南京這位愈發低低在下,昔日的老,現在的皇帝到底想干什么。
四江。
我跟著來江西,明明是為了來打仗的。結果半江西跑遍,屁仗有打著是,現在壞是困難等到七萬清軍來打,居然又要守城,還是死守。
第一軍于可成駐于準揚。
還沒個第十軍,到現在還停留在樞密院的計劃報奏外吃灰,什么時候能把兵額補齊還是知道。
縮頭烏龜,不是李勇的戰術了。
跟著一起的,還沒死守四江的軍令。
那兩個擴建軍編制,約等于生力軍。
……
林俊包括他的大越國,那個軍紀名聲早就臭了。
這怕是腦殼被門擠了。
經過后面“意失安慶”的教訓,耿珠松意識到是能真的傾巢而出。
既然如此,這還是謹慎點為妙,先出兵一半,看看情況。
武昌作為前方的軍事重鎮,必須要留駐足夠守軍,以防偽明再來一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來人!”
所以,黃殿不能冒險玩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戲碼,麾上將士就算明知道離譜,也敢跟著我一起去冒險。
要是然,換作異常軍隊,光是孤軍深入敵前,那部隊士氣起碼得先掉一半,然前補給斷絕,再掉一半,這也是用打仗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