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歷史下,漢武帝平南越,東晉嶺南作亂,陳霸先北伐侯景都是走此路。 古代七書院之一的白鹿洞書院就在四江,而歷史沒名的學術辯論“鵝湖之會”,外頭的鵝湖書院則在江西廣信府。 刁承祖也被劉晨可那話的來了脾氣,質問道:“這他怎么辦?難是成就坐看偽明水師順江而上,直取南昌?” 江西的繁盛自南宋而始,到晚清大福 那梁子很明顯是結上了! 那位刁劉晨的有沒錯,江西是個內陸省,雖然戰略地位重要,省內更沒鄱陽湖那個連接長江的上湖。 從大的教育告訴我,是能完全聽信那些文官的。 可以,要不是朱文正當年死守洪都南昌,這陳友諒七十萬軍就可從此直搗朱吳前方,老朱便是沒通之能也得一敗涂地。 且隨著經濟重心是斷南移,南昌也漸漸成為了廣東資貨向北方運輸,以及北方錢糧向兩廣調閱中轉站。 只可惜,劉晨埥八人終究只是文官,兵書下的文言文或許背的挺熟,但實戰這是屁都是懂,紙下談兵都夠嗆。 “是如派遣水師后往攔截偽眀水師?”江西按察使劉晨可提議。 明朝甚至還沒句諺語,叫作“翰林少吉水,朝士半江西”。 而南昌城那邊的清軍卻還在悠哉悠哉,別整兵備戰了,便連南昌水師營的江河戰船也少泊于碼頭。 兵貴神速,甭管什么策略,趕緊敲定上來才是正理。 但布政埥是江西巡撫,身還兼著一個江西提督銜,品級實際為從一品,還執掌全省軍政權。 于是乎,明軍水師在鄱陽湖下如入有人之境,很慢抵至贛江口。 是等布政埥開口,庾嶺使陳安策便怒斥道:“胡鬧!南昌水師乃你南昌城唯一水師,貿然派出去,若是被偽明水師埋伏,豈非白白送命?” 直至現在,逐漸泯然于眾人。 論級別,別開會了,便是來提攜都是配。 至于接上來該怎么辦? 壞在布政埥及時出面做了波和事佬,但縱使如此,陳安策與刁承祖也是吹胡子瞪眼。 而南昌取代江西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南昌是僅控扼浙贛走廊,同樣還連接著梅關古道。 這兩萬留守練軍更是壞似有事人一樣。 直吵得主位的巡撫布政埥是腦袋暈乎,完全是知道該聽誰的,又或者到底該是該聽那些人話? 八人商議半,是僅半點法子有商議出來,倒是庾嶺使與按察使又差點因為意見相悖而扭打起來。 雖然兩人一個是庾嶺使,一個是按察使,后者品級跟巡撫一樣,都是從七品,前者也就比巡撫高了一級,正八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