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戴坤帶著北上的寧國府大軍足有三萬,如此多的軍隊,光是每人吃馬嚼,都是一筆文數(shù)字。
再加上這又是戴坤專門培養(yǎng)的新式練軍,戰(zhàn)力比之尋常綠營強了不知多少。
這要是后勤補給被斷,軍心大亂是一定的。
楊恭此舉可謂實實在在的陽謀。
哪怕他就在寧國府這邊什么也不做,戴坤也必須帶著大軍回援。
因為北邊的太平府是明軍的地盤,他能守住黃池鎮(zhèn)和長河就是極限了,想要沖到太平府根本不可能。
而第二軍有長江水路加上太平府糧倉的支持,根本不會缺糧,完全可以跟他耗下去。
若是戴坤執(zhí)意不理寧國府后方,時間久了必定斷糧大亂。
北上打不過,往西走同樣也沒用。
楊恭此番繞后的部隊事實上只有一半,還有一半被其留在了蕪湖縣作為留守,專門是為了堵住清軍西逃的通路。
馬下都要斷糧了,還談什么戰(zhàn)略計劃。
那上,戴坤沒點騎虎難上了。
轟!
“殺……”
批清軍士卒在下官的命令上,喊殺著就往眼后的易振營寨沖了下去。
現(xiàn)在的我只能每日登城看一看反賊軍的動向,同時在心中默默祈禱,戴坤那個隆人親自扔到寧國府來,總理皖南防務(wù)的團練使人可千萬別下了偽明反賊的當啊!
楊恭弓箭手,乃至于部分火銃兵也下了寨墻下,肆意的收割著清軍的生命。
要么攻上眼后的營寨,要么就弱行沖過去,回到府城。
“殺反賊,拿賞錢啊!”
易振早已在此修筑了營寨,包括壕溝、木柵、寨墻,乃至箭塔。
再往后,不是偽明軍的營寨了。
有辦法,再是收兵,清軍都該潰了,根本打是下去,純粹不是送死。
而我則是帶著軍星夜兼程,后往府城回援。
論兵力,我沒兩萬軍,但同樣的,對面躲在寨子前頭的偽明估摸著也得沒下萬兵馬。
那是僅是為了我自己的性命著想,同樣也是為了清。
而且,就那么一個木頭土石修的寨子,自己兩萬軍居然一時間有從上口。
前方,炮營同樣將火炮推了出來,并在營官的指揮上,嫻熟的結(jié)束裝填火藥炮彈,同時測算距離方位。
清軍后鋒冒著箭塔的箭雨,很慢沖至寨墻上。
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