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若是文官可以隨意封侯,那同樣也會讓其權力過大,文官權力過大會有什么后果,前明已經給大家表演過了。 再往下,爵位則基本都是伯爵子爵什么的,比如朱承訓被封了個伯爵的位子,這還是在于其樞密使的特殊身份。 而其他的武將,則按照所立下軍功,夠格的就封賞爵位,不夠的就加官賜田。 至于賞錢,現在國庫緊張,就先欠著吧! 不過,這些人除了那四位侯爵以外,其他饒爵位無一人是世襲罔替,僅有一個徐進,功勞不大,但苦勞無數,又是從龍舊臣,被特恩加為六代以后減等世襲漳州伯。 至于黃殿,這家伙的爵位從開始就是輔國公,再加上一直以來坐鎮閩西,功勞不顯,所以還是減等世襲。 大封功臣過后,總爵位約莫發放有上百人,且多數都為伯爵子爵。 眼下大明才開國,爵位肯定不能封的太多太高,要不然可就不值錢了。 就在朱怡炅于南京定都,大封群臣之時,其正式建國稱帝的消息也很快順著長江,一路傳到了安徽省安慶府。 一并傳遞出去的,還有一份昭告下的討虜檄文。 剛剛抵達安慶府沒幾的隆科多可謂是大吃一驚,他有想過偽明陷南京以后可能會來個大動作。 卻不想,這動作著實也太大了。 定都南京,登基稱帝,建元建武。 這每一項,單拎出來,那都是在打千古圣君康熙皇上的臉,還打的啪啪響。 隆科多幾乎不敢想,這要是讓京里的皇上知道了,那還不得當場氣到發瘋,然后調集大軍南下平叛。 這個結果聽起來似乎不錯,但對隆科多而言卻著實不是什么好事。 畢竟,是他臨陣脫……額不,是戰略性主動放棄南京,還連累兩江總督在內好些封建大吏死在南京。 這要是換作以往可能還好,以他的身份背景,至多也就是革職問罪。 可是現在…… 再加之,偽明朱逆僭稱皇帝于南京,這必定會在大清治下掀起極大的負面影響。 畢竟,前明在而今的大清民間,本就有著很好的市場,而這個偽明一路連戰連捷,到現在攻陷南京,僭稱帝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