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動手吧!”
明軍軍陣后方,三千御營拱衛的龍帳前,袞龍袍半身甲的朱怡炅放下千里鏡,開口下達了命令。
一旁的臺子上,早已靜候的旗語兵得到命令,連忙揮舞起手中旗幟。
第二軍除去鄭定瑞本部的第一鎮外,其余盡數都是新軍,雖然沒啥實戰經驗,但會的東西卻也比第一軍乃至第三軍將士要多得多。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便是這旗語了,畢竟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若全靠傳令兵用腳來跑,總會有所延誤。
相比之下,這旗語就好用多了,只需挑出一二個激靈的學會辨認揮舞旗令,就可隨時于戰場之上快速發號施令。
在無線電都還沒搞出來的時代,這旗語已然算是最快也最好用的短距通訊手段了。
明軍炮兵營陣地,一個旗語兵對著下面的炮營營官說道:“報告,監國帥令,即刻進攻。”
“回,臣知道了!”那營官頭也沒回。
“是!”旗語兵揮舞幾下手中旗幟。
片刻,就見明軍前軍忽然一陣騷動,一共十門紅衣重炮自軍陣緩緩推出,每門重炮都有足足八個炮手在旁操持。
將重炮推至指定位置后,這些人隨即動作略顯生疏的開始裝填炮彈,填充火藥。
一旁的營官一抽腰刀,毫不遲疑的怒喝道:“點火,給我打!”
“轟~轟~”
炮火轟鳴之下,連帶著地面都震顫不已,十門重炮在濃煙彌漫下全都因為強大的后座力而向后移動了十幾厘米。
十枚彈子朝著數里外的城墻飛射而去,然而,卻是由于角度沒調好的原因,這些炮彈無一例外,全部砸在了城墻上。
寒冷的冬季,城墻被寒風一吹,已然凍得發硬,這么多炮彈撞上去,除了震起一片青灰和讓城頭清軍腳下有些震感,順帶嚇得他們躲到了城垛下以外,什么都沒發生。
看到這幅場景,這支炮兵營的營官有些面上掛不住,頓時罵罵咧咧道:“他娘的,老子之前都怎么教你們的,第一炮就給我看錯,再來,誰要是再弄錯,全都給我打板子去。”
實際上,這一整支炮兵營除了這個營官外,其余盡皆是新兵。
不過這也好理解,要不然明軍哪來這么多的炮手。
正因如此,每門重炮才會安排八個炮手操持,純粹是在于炮手經驗不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