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永和二年,一月十一。
大明這邊出了一件突發性的大喜事,朱怡炅的王后吳阿蘭有孕了。
這還是一日下午在涼亭喂魚解悶時發現的,起初還以為是吃錯了什么東西,叫來太醫一診,這才驚覺是有孕了。
此消息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當朱怡炅甚至顧不上籌劃北伐事宜,便火急火燎的跑回了行宮。
實際上,算算時間,從吳阿蘭跟著遷都大軍來泉州府已整整倆月,朱怡炅又從未沒做過什么避孕措施,且還是個正常男性,這懷孕本就是遲早的事。
只是沒想到,竟會在自己要御駕親征前知曉此事,不得不,這確實是個好消息。
朱怡炅對此自然是無比高興,不論前世今生,這還是他第一次要當父親。
不僅僅是朱怡炅這個初為人父的欣喜,王禮乃至整個大明上下官員,也全都心情振奮。
畢竟,這王后有孕,只要生下來的是兒子,那便是嫡長子,便意味著這大明國終于有繼承人了。
對任何封建性質的政權而言,有了繼承人那才等于真正有了未來,等于根基已定,要不然,縱使其再如何強盛也只是虛無。
可以,只要這個孩子能出生,還是個兒子,那即使朱怡炅現在突然崩了,這些臣子也可以轉頭擁立幼主繼續抗清,不至于大業分崩。
朱怡炅欣喜之余,當便給行宮上下所有人一人封了一個紅包,連帶著前來恭賀的王禮等人也都有份。
雖然他們不缺錢,但這可是監國賞賜,又極有可能是未來王世子,甚至皇太子的紅包,他們自然是高高興興。
不過,封過了紅包,朱怡炅卻也沒就此事大搞慶祝,畢竟,眼下時間可是關鍵,若是因為慶祝而貽誤了戰機,便是再生上十個兒子,那也補不回來了。
朱怡炅僅僅只是陪了吳阿蘭半,又下令加強了行宮防衛,甚至將吳外這個大舅哥錦衣衛統領給召了回來,讓其貼身保護。
處理完了行宮之事,朱怡炅旋即又重新籌備起了親征事宜,包括自己親征走后福建的后續安排,王禮為首內閣坐鎮福建是肯定的,還有軍器局同樣也要繼續加大產額等等。
也似乎是因為朱怡炅終于有后了,所以王禮這些內閣文臣的干勁卻是明顯比之前要更強了,一個個更是恨不得拍胸脯保證。
籌備親征的同時,朱怡炅也沒忘了漳汀二州的徐進和建寧府的黃殿,前者褒獎勉勵,后者則是安撫寬慰。
末了,朱怡炅還封了徐進一個漳州伯的爵位,這就是施恩了。
如此前后施為,瞬間便將徐進長期被半邊緣化給帶來的那點不滿給抹平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