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巡撫大人麾下的十萬官兵大軍,直接被反賊大軍殺得片甲不留,整個戰場都給殺得是血流成河(過分腦補)。 知府大人更是給當場嚇得暈厥在了城頭上,若不是旁邊的差役及時扶住,怕不是這位知府老爺還得摔上一跤。 自那之后,泉州城從上到下,所有人都明白,這府城是守不住了。 短短五天時間,這泉州城里的大戶豪紳們都已經準備好隨時迎接大明王師入城了。而府城官衙的那些大人們,雖然急的團團轉,卻是什么也做不了。 就連知府王道成,也是每日穿好了官服,就這么端坐在衙門里頭。 任憑城內人心如何混亂浮躁,也全然不顧。 今日,等待了五天光景,明軍卻是終于按捺不住了。 數里地的路程,明軍掩護著二十門紅衣大炮,沒消片刻就抵達了有效射程距離。 炮手們隨即輕車熟路的開始往炮里裝填火藥和彈子。 朱怡炅騎著一匹白馬,整個人居于中軍,周圍是一行御營持節而立,看著就威風凜凜。 正要拿出千里鏡習慣性的觀察一下泉州城頭的動向,忽地就見前方不遠處,泉州城的城門竟是緩緩打開。 朱怡炅面不改色,看著從城門里快步走出的一行人。 已然在大軍中,準備指揮攻城的楊恭等明軍將領見此,臉上忽現一抹可惜。 那一行人走的極快快,隊伍里還有一人舉著一桿大大的白旗。 來至明軍陣前,也不管誰是做主的,為首之人穿著清廷大官服飾,直接跪地高呼:“泉州同知,攜泉州通判,及麾下屬官,特來請降!” 說罷,還雙手一捧托盤,托盤里是一方錦盒,還有一疊冊子。 錦盒里裝的是官印,冊子則是泉州府大小官吏的黃冊。 負責阻截的那個明軍軍官見勢,也不敢將其放進去,連忙命人先看住這些人,隨即親自帶人前往稟報。 又是過了不知多久…… 朱怡炅以大明監國的身份,親自于大軍陣前親切接待了這位主動投誠的泉州同知,還有那位泉州通判。 然后,便果斷下令大軍先鋒營入城,待到先鋒營完全接管了城墻防御,又見那面十二角日月旗穩穩插在了泉州城樓上。 明軍大部這才先后快速入城,整個泉州城仿若一座空城一般,街道兩旁一個百姓攤販都沒有。 這些百姓,有的是被那些想要投誠的大戶豪紳給驅趕了,有的則是自己躲在了家中。 畢竟,這入城的可是反賊啊! 官兵讓他們害怕,反賊當然也不會例外。 或許,等到大明在此統治個一兩年光景,這種情況就會好上一些。 有著泉州同知和泉州通判這兩位大佬的主動配合,明軍接管泉州城的過程,堪稱格外的順利,別說是抵抗了,就是城里的混亂都沒怎么發生。 僅僅只有部分貧民窟地區,發生了一些小規模動蕩,但也只是一些想要趁火打劫的蠢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