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嘭嘭嘭~” 明軍的運氣十分不錯,足足二十發(fā)炮響,一發(fā)不少,震耳欲聾。饒是炮手和周圍明軍士兵早有準備,也還是被炮聲震的雙耳發(fā)聵。 就連明軍前鋒腳下的大地,亦被紅衣大炮開炮后的后座力給沖擊的不斷震動,好似地震了一般。 不過,這威力也是顯而易見的,原本緩慢行軍的清軍前鋒,一個不落的將明軍打過來的彈子全部接了下來。 一個不配擁有姓名的倒霉清兵,當場就被飛來的巨大彈子給撞碎了腦袋,彈子撞死了這名清兵以后。動能絲毫不減。又于地面砸出一個凹坑,隨即再次彈射而起,以一種極快的速度不斷旋轉著朝前方滾去。 一個又一個的清兵在驚恐之下,不是被撞穿了胸膛,就是被撞碎了尸體。足足砸死砸重傷十數人,這枚殺人無數的彈子才堪堪失去動能,永遠停在了最后一位倒霉清兵的胸膛凹陷處。 而這個清兵的表情,則是驚恐中又帶著些茫然,似乎沒預料到自己會這么死去。 一輪炮擊,二十發(fā)炮響,足足二十枚彈子,每顆都帶走了十余個,甚至二十余清兵的性命,加起來就是起碼三百多個清兵被這一輪炮擊給送進了地府。 本來,以紅衣大炮的準頭,一輪炮擊理論上殺傷不了如此多的清兵。 可誰讓呂猶龍這位巡撫大人自作聰明呢。 非要讓新募集的鄉(xiāng)勇清軍頂在前面,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后面四鎮(zhèn)精兵的損失。反正這些鄉(xiāng)勇又不值錢,死了再從泉州當地募集就是了,還能順便中飽私囊撈一筆。 而這些鄉(xiāng)勇,雖然都是呂猶龍花了“大手筆”從興化府征召的,可實際上,也就那么回事。 再加上四鎮(zhèn)總兵雖然名義上被呂猶龍的雷霆手段,加上圣旨大義名分所震懾,甘于服從其軍令。不過,陽奉陰違嘛,懂的都懂。 而且,連巡撫大人都能中飽私囊撈一筆,那憑什么他們這些下級的總兵就不行? 如此層層盤剝之下,鄉(xiāng)勇本就是呂猶龍利用圣旨權力臨時所募之兵,軍餉待遇低于尋常綠營。又加之從軍時日尚短,各鎮(zhèn)總兵都在忙著如何上下緊吃,誰會去理會新兵的操練。 種種條件一疊加,頂在前鋒的鄉(xiāng)勇兵,全都是吃飯吃不飽,又疏于訓練,甚至基本的戰(zhàn)場常識,列陣什么的都不懂。 這些面對大炮都還緊緊貼在一起,沒有上面大人們的命令就不會沖鋒的鄉(xiāng)勇兵們,僅僅只是挨了明軍一輪炮擊,便瞬間損失甚重。 看似只死了幾百號人,卻已然接近半成的傷亡率了。 古代經受過訓練的正規(guī)軍,都只能接受一成的傷亡率,這些毫無訓練的鄉(xiāng)勇兵,才一輪炮擊,就傷亡逼近半成。 而且這半成還是密集貼在前面,容易受到明軍火炮攻擊的范圍,那些列于前鋒的鄉(xiāng)勇兵全都真切的看到聽到了身邊的戰(zhàn)友是怎么被反賊的大炮給打死的。 本來就吃不飽,又沒有餉銀的這些鄉(xiāng)勇兵,一見死亡居然離自己這般近,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前鋒直接當場崩潰。 無數鄉(xiāng)勇兵扔掉手中兵器,發(fā)瘋似的往四面八方逃去,邊逃還邊呼喊著:“反賊有炮,反賊有好生厲害的大炮,快逃命??!” 后方那些沒跑的鄉(xiāng)勇兵根本不曉得啥情況,只聽到前面好像有炮響,然后就是前排的弟兄開始逃命,一邊逃還一邊喊著什么“快逃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