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七月二十三,大暑,宜殺人。 大明現(xiàn)任諸羅縣令張岳乘著牛車,帶著一隊人馬進了臺彎府城。 一入城,便看到城內一處菜市口熱鬧的很,已然擠滿了百姓。 張岳有些好奇,便下令牛車靠上前去,自己則從車上站起來,朝里頭看。 就見著里頭原來是一個刑場,刑場上跪了一個,后頭還排隊站了十來個,全是背后插著令牌等待砍頭的人犯。 不過怪異的是,這些罪犯雖然披頭散發(fā),一身狼狽,卻能明顯看出身上的衣著服飾不似尋常百姓,倒像是那些個地主老爺們。 一名提著鬼頭刀的劊子手,身邊還帶著個徒弟,站在那唯一跪著的人犯身邊閉目養(yǎng)神。 頭頂太陽漸漸熱了起來,似是到了正午時分。 刑場后方,一處臨時搭建的監(jiān)斬臺,一身儒袍的年輕人坐在主位,臉上帶著些遲疑。 這時,身旁負責記錄的師爺看了看天,開口提醒:“大人,時辰已到,該斬了。” 這名年輕的監(jiān)斬官還想說些什么:“可……” 師爺再次提醒:“這是大王的旨意。” 年輕監(jiān)斬官臉色一滯,咬了咬牙,抽出簽筒里的令簽,往地上用力一扔,似乎使出了渾身力氣:“斬!” 一聲令下,劊子手的小徒弟看到了,連忙提醒提醒師傅。 劊子手睜開眼睛,提起鬼頭刀,徒弟連忙端起一碗水遞上前。 劊子手喝了一口,又猛地吐在鬼頭刀上。然后拔出了人犯背后的令牌,手起刀落。 噗呲…… 鮮血噴涌,人頭落地。 一旁負責押送的明軍連忙押著下一個人犯繼續(xù)上前接力。 幾乎每砍一個,在場圍觀的百姓就要叫一聲好。 外圍,張岳似有所悟,對著最外面一名湊熱鬧叫號的百姓打聽道:“誒,老哥,這里頭砍得都犯了啥事兒?偏挑午時三刻來砍腦袋?” “你特么誰啊?老子憑啥……” 那人還沒罵完,就見到張岳身邊站了十來個兇神惡煞的壯漢,瞬間整個人就慫了。 “啊……這位大爺,您就當小的剛剛說的都是屁話。” 張岳倒不在意,只是好奇的看著刑場里頭:“我問你,這里頭砍的都是些什么人?” 那人撓了撓頭:“這個啊……不太清楚,聽官府說,好像都是些什么通敵叛國的大戶老爺們。” 通敵叛國?還是大戶的老爺們…… 行吧,張岳差不多聽懂了。這是在借題發(fā)揮啊! 張岳沒有繼續(xù)再看,只是一聲令下,乘著牛車直奔府衙而去。他的背上還背了一個行囊,行囊鼓鼓囊囊的,里頭似乎裝了什么東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