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登基稱王-《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1/3)頁
“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殿之上,一陣山呼海嘯。
朱怡炅,額,現在應該叫大明中興王朱一貴了,只是于龍椅上正襟危坐,面無表情。
待到殿下眾人行禮完畢,這才有些僵硬的抬了抬手,說道:“眾卿……平身!”
“謝大王!”
眾人起身,并未生疑。
環顧殿下,一呼百應,朱怡炅心里仍舊有些不真實。
就在這時,一人上前,拱手說道:“大王今日順天應命,榮登大寶,實乃我臺灣百姓之幸!
然,值此當口,南部阿猴(屏東縣)一帶,竟有清逆李直三,聚眾而抗我大明王師,實乃大逆不道。
末將請旨,請大王即刻發兵,掃平李逆,以正我大明天威!”
聽到這話,朱怡炅嘴角微微一抽。
說話的這人他認得,名叫楊恭,乃是原臺灣總兵歐陽凱部下百總。
因為在原身朱一貴與歐陽凱決戰時,臨陣倒戈,并將歐陽凱刺于軍陣中,使得清軍大敗,從而獲得了朱一貴的封賞和禮遇。
眼下,此人于大殿之上說這些,朱怡炅大概也能猜得出對方的心思。
無非就是想借機向自己這個朱大王表表忠心,順帶著也在這草創的后明政權中,好爭取一些話語權。
畢竟,如今的義軍,光看紙面實力,可謂是兵強馬壯,士氣如虹,統一臺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攻打一伙在南邊割據自保的鄉下土豪們,又有何難?
這樣的想法似乎沒什么問題,甚至估摸著很多的義軍高層,乃至倒戈的鄭家舊部,都是這般想的。
只不過,開著未來上帝視角的朱怡炅知道,自己這個低配版大明,看起來牛逼哄哄,實則就是個秋后螞蚱,根本蹦跶不了幾天了。
要知道,如今可已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五月初了,距離歷史上清軍出兵也就只剩下兩個月不到了。
如果沒有朱怡炅這波穿越的話,按原來時間線,接下來,原來的朱一貴就會先與同為義軍首領的杜君英發生大規模火并。
雖然杜君英最后敗了,但同樣也使得義軍內部閩粵分立,極大的削弱了義軍的實力。
然后,朱一貴部南下進攻李直三,成功在這里被對方包餃子,吃了個天大的敗仗。
再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清軍登陸臺灣,來了波前后夾擊,朱一貴成功gg。
之后杜君英投降,整個過程歷時不到兩個月。
以至于臺灣民間都出現了一個民謠“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稱永和,六月還康熙”。
清廷方面甚至都沒出太大力氣,個中結果,不可謂不讓人唏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宁明县|
辽阳市|
麻栗坡县|
桐城市|
会东县|
丰城市|
军事|
崇明县|
梁山县|
金川县|
静乐县|
浦东新区|
南岸区|
天祝|
封丘县|
白银市|
朔州市|
凤台县|
巩义市|
汝城县|
韶关市|
横峰县|
晋江市|
杨浦区|
城口县|
广水市|
金湖县|
策勒县|
融水|
宝鸡市|
龙南县|
南涧|
类乌齐县|
攀枝花市|
天长市|
永靖县|
禹州市|
城市|
黔西|
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