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是云南一失,孫國主的二十余萬大軍坐吃山空,只能用手中的劍去爭奪生存空間,那時候的他有兩種選擇,一個是出兵東征,西土東復,從滿清的手中拿下湖廣,才能繼續供應他的大軍。 可是韃子不是那么好治的,李定國在永歷的詔書下為了保護皇上帶兵放棄廣西,從安龍接出了永歷占了云南,孫國主的主力原本是齊聚湖廣,想要和滿清決戰,擊破清軍主力后順江而下拿下江南,可他的主力集結于湘西,云南卻丟了。 從孫國主的角度來看要是他出兵去治韃子,搶地盤,萬一李定國在故技重施襲取了貴州,那他豈不是就成了傻逼了,思考了一年多,權衡利弊后孫國主最終決定攘外必先安內,先帶著十幾萬大軍治了李定國再去治韃子,可是歷史上交水一戰,孫可望非但沒有治了李定國,反而在走投無路之下把自己給治成了韃子,成為了天下人的笑柄。 “貴陽只剩下六十多萬石糧食了,也難怪歷史上孫可望非要出兵云南不可,再拖一年,缺衣少食之下他這個國主的二十萬大軍就自行瓦解了!” 孫可望盤算了一下后,沉聲道:“傳令下去,跟孤回來的將士們,每人賞銀三十兩,駐守在貴陽的將士們,每人賞銀十兩,馬兆羲、萬年策你二人速去置辦!。” 戶部尚書馬兆羲連忙道:“國主,我云貴向來銀兩匱乏,如此賞賜是不是太重了!” 孫可望緩緩道:“駕前軍的將士們都在為我孫可望賣命,區區銀兩又算得了什么呢?跟隨孤回到貴陽的將士每人三十兩!駐守貴陽的將士每人十兩,迅速準備就緒,孤要在校場上親自為將士們發賞賜!” 馬兆羲和萬年策這兩個忠心的狗腿子一看孫可望的臉色就連忙去辦了。 云貴銀兩匱乏,孫國主雖然經營有道,但除了糧食外每年歲入銀兩不過百余萬兩而已。 對比江南這點錢實在是說不出口,而二十余萬大軍的餉銀以云貴的銀兩根本無法供養。 要知道二十多萬野戰大軍,就算一人一個月一兩軍餉,一年都得兩三百萬兩白銀,加上軍官、鎧甲、戰馬、武器的開銷,以及各地官員的工資,如此巨大的財政壓力只怕是黃石看了都得落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