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聞言,陳洛是瞇了瞇眼,接著神色如常地往前走去。 若是龍且剛才的話能夠代表這支楚軍中其余將領與士卒的心聲,那么他們現(xiàn)在是“只知軍中有項將軍,不曉楚國有王熊心”了。 那這背后的意味…… “嘖嘖嘖?!标惵暹仆曜旌?,晃晃腦袋,接著走進大堂,看到項羽在原本郡守的位置上坐著。 他則是安靜在群將的最前列坐下。 畢竟項羽司敗的職位原本就比自己高,又通過濟水和濮陽兩戰(zhàn),積累下滔天聲望,于理于情,他現(xiàn)在的位置排在最前面沒有任何毛病。 何況現(xiàn)在此次議事,是為了商討接下來軍隊行動方向。 對于軍略一竅不通的陳洛,覺得自己要是坐在上首位置,然后事事都要詢問下面的人,那才叫做尷尬。 見到陳洛坐下,項羽便道:“江寧已經(jīng)來了,那我們便開始議事。 濮陽已定,東郡將安,而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獲取的戰(zhàn)果便驕縱,暴秦未滅,吾等自當繼續(xù)竟亡秦之業(yè)。 對于接下來的行軍方向,我是有三條路線,來讓諸位進行選擇,當然,你們同樣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 說完開場語,項羽頓了頓,開始介紹:“首先,我們可以沿大河西上,與沛公、魏國會軍,齊攻河內(nèi)郡,接著往西直取函谷關。 而其次,我們則是揮師北上,繞道于太原,以擊暴秦守軍薄弱處,入關中而亡秦。 至于最后的選擇,是東去薛郡,援宋義,以削秦軍之勢,緩彭城之急。 我想說的就這么多,諸位給出自己的意見吧?!? 說完這些,項羽半閉上眼,示意讓屋內(nèi)的將領自行討論。 他提出的這三條路線存在顯著差異,但幾乎囊括了所有可行方案,哪怕屋內(nèi)有人提出其他建議,那最多也只是在自己的方略上稍微進行修改。 而由于這三條路線的穩(wěn)妥程度和可得利益,屋內(nèi)將領心中皆有自己的考量。 不過大部分人第一時間便在心里將東去支援宋義的方案否決。 笑話,在座的這些人里,有誰沒被熊心指示著宋義打壓過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