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聊完兵事,兩人又就著近日軍中的趣事,談笑一陣。 這時帳外傳來一陣騷動,期間夾雜著“王上旨意到”的聲響。 “王上的安排下來,估計我同樣是要被喊過去了。”陳洛淡淡說道,望向帳門。 他去到項羽軍中的消息肯定是瞞不住的,而自己隨軍遭遇大敗,司徒的位置大概是保不住了。 更何況這幾天里,陳洛是得到的消息。 楚王熊心提倡恢復戰(zhàn)國時期的楚制,當然,這只是個由頭罷了,他最根本的意圖是想借此在調整官制的途中,將一些重要官位換上他自己的親信。 而“恢復楚制”的理由太過正當,哪怕遭受小部分的人反對,但那些人肯定都占不到理。 自己則是屬于被殃及的那一批人。 他這個司徒的官職是在項梁起事不久后授予的,并不屬于楚制中的官職,而是周朝以及齊魯等中原地區(qū)的官職。 只是當時起事初期,各種事項都屬于草創(chuàng)階段,大家都不會在乎那么多,更何況陳洛那時的地位在軍中極高,更不會有人會說什么“不符規(guī)矩”之類的話。 他緩緩起身,跨出帳門走去的時候,正好是見著項羽親衛(wèi)趕來。 “是王上旨意中提到了我,所以項將軍找我過去是嘛?”陳洛笑了笑。 “是的。”那親衛(wèi)恭敬地點頭。 他看這親衛(wèi)的態(tài)度,輕松應聲道:“我知曉了。” 項羽的主帳設立的地方,離他的帳篷相距不遠。 快步走了三四分鐘,他便是進到主帳,見到王使站在大帳的正中央。 “在下陳洛,見過王使。”見對方轉過身后,陳洛行了一禮。 對方面帶笑容,頗為和藹地道:“我在這是先要恭喜陳左尹了。” 接著他是拿出了一卷帛書念道:“王上圣明,恢復楚制,而原司徒陳洛戰(zhàn)前勸誡武安君,故此前大敗,罪不在其身。即調汝為左尹,乃望汝盡忠王事。” 其實這些理由完全屬于扯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