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在黃河以南,雖然沒有地跨數郡之國,但大大小小的義軍勢力超過三十股,他們是可以為我們所用的有生力量。 如果項將軍愿意向王上請示,以會盟的名義將他們召集過來,我們合兵于一處,前去迎擊章邯,那士卒的數量便能超過他們,這樣便能在正面戰場形成壓制了。” 帳內對當前局勢有所了解的將領,都是低頭思索起來。 在他們看來,這個操作似乎比宋義的建議更加可行。 通過諸侯會盟,集諸國之兵以抗秦軍可是老傳統了。 只是陳洛的想法更進一步,不止是召集諸侯,還將各地反秦的義軍邀請過來。 這樣能集中起來的兵力,再加上項梁手下原有的七萬士卒,肯定是能超過章邯手下的秦軍數量。 而邊上的宋義早就已經悄悄坐下,他提出的方法是被陳洛有理有據地噴得體無完膚,而陳洛提出的計策更是高過他數層。 別說再繼續嘲諷陳洛,他連繼續出言說話的臉都沒剩下,得好好緩一陣才行。 “此法確實可行,江寧先坐下吧?!表椓核妓饕魂嚭?,下了這樣的結論,“諸位可否還有其他想法?” 現在議事才開始不到一刻鐘,他們就這么直接確定最終方案還是太快了些。 討論又繼續了半個時辰,不過被提出的那些想法,在可實踐性和成功實施的效果上,都遠比不上陳洛所提出的“會盟諸侯,共擊秦軍”。 于是項梁最后拍板:“既然如此,還是江寧的想法最為可行。我等會便向大王上奏,讓王上召開會盟,邀天下反秦義士共去救齊。” 散會后不久,一支小隊帶著項梁的信件,騎著快馬朝彭城而去。 三日后,熊心的一道詔書從彭城發出,曰:“召天下反秦之士,會于瑯琊,共擊暴秦之師?!?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