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片不足叢林三分之一大小的山地連接著猿族領地另一側的海岸。 這里沒有與叢林那樣有著高大的樹木,這里只有那些矮灌木,這里的只要植物其實就是那些才冒出地面不遠的綠草。 而這片山地出現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這里的風比較大。 大風吹走了樹木的種子,即便是有種子僥幸在這里落地生根,但是它也絕對無法躲過狂風的吹拂。 相對于此,處于背風坡的叢林就好多了。 風被迎風坡削弱了之后,到達這里的風即使再強,也已經有了一個限度。 可以看到背風坡的叢林樹木有著明顯的高度變化趨勢,甚至這些樹木的枝丫都出現了一個統(tǒng)一的生長方向——順風長。 順著風長,枝丫斷裂的可能才是最小的。 不過當叢林密集了之后,這些樹木就變成了正常的生長趨勢。 而猿族所處的領地雖然高于這片山地,受風的影響與山地差不了多少。 但是不要忘了,猿族領地中最多的樹木其實就是生產者。 而生產者所處的區(qū)域正好就在迎風面上,這點風力對于生產者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 有著生產者的存在,海風對領地中其余樹木能夠產生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影響的那種。 白尖狒狒們特殊的叫聲經過風的傳遞,來到了猿族的領地上。 猿族領袖聽著風中的叫聲,頓時想到了一周前的那個清晨。 同樣是這樣的情況,大量的蛇阻止著猿族探子前往查看斑獵犬發(fā)出嚎叫的原因。 從那之后,斑獵犬便在整個猿島中消失了。 而當這些斑獵犬再次出現時,他們所做的行為與當初的大蛇幾乎一模一樣。 而且現在還響起了白尖狒狒同樣凄厲的叫聲。 遠處白尖狒狒們的叫聲,再結合起眼前斑獵犬們的叫聲。 猿族領袖并不認為這是一個巧合。 “聚齊起來,拿起武器!” 猿族領袖并不準備坐以待斃,他飛快的組織起自己的族群。 得到領袖命令的猿族們紛紛拿起武器,隨即飛快的跟隨領袖朝著那些斑獵犬沖了過去。 而這些斑獵犬在見到猿族沖過來的第一時間并不是上前,而是四散在森林中,很快便消失不見。 猿族領袖沒有停止步伐,帶著族群飛快的朝著白尖狒狒所在的地方趕去。 只是,在他們達到白尖狒狒所處的區(qū)域之后,卻發(fā)現了與之前一模一樣的情況。 白尖狒狒都消失不見了。 一具尸體都沒有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