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賈詡的人生信條。 只想一路茍到世界末日的賈某人,在面對朝廷痛下殺手時,肯定不可能坐以待斃。 于是就想到了現有的兩位工具人。 賈詡對此緩緩而談:“獨自逃命,只需一介亭長,就能將二位縛交于官府。在下有一策,可助二位將軍成事?!? 李傕一聽,當即把腰一彎,拱手行禮,表現得謙卑無比:“請先生教我!” 之前他聽主公董卓提起過,賈詡祖上乃是長沙王、太傅賈誼,賈誼師從宰相張蒼,張蒼又師從儒學三巨頭之一的荀子,也是荀子的關門弟子和得意門生。 武威郡賈氏一族,可謂正統的儒學豪門。 所以從一開始,李傕就對賈詡客氣的原因,就在這里。 郭汜也跟著說道:“若能得脫此劫,某愿奉先生為師!” 看得出來,兩人態度很是誠懇,畢竟性命攸關。 賈詡提筆,在竹簡上寫了起來。 兩人同時投去目光,看著浮現出的文字,心中也跟著默念起來:率軍西進,攻打長安。 默念以后,郭汜當即就跳了腳:“這算哪門子主意,咱們這才多少兵馬,跟朝廷硬磕,根本沒有丁點兒勝算,還不如卷鋪蓋走人的好!” 與此同時,李傕的臉色也不好看,他心里大概估算了一下,以目前兩人的兵力,就算合在一起,也只有四千不到。 而朝廷方面,光是宋翼和王宏的兵馬,就有三萬之眾。 但他還是比較沉得住氣,也相信賈詡不會信口雌黃:“季淵,勿要急躁,且聽賈兄細說?!? 賈詡略帶贊賞的看了李傕一眼,然后鋪開他的計劃: “想攻進長安,其實不難,只需做到三點: 其一,打出為董公報仇的旗號,聯合各地舊部。另外,特別還要提到,進軍長安不是謀反,而且清君側; 其二,往涼州后方散播流言,就說王允要將所有涼州人趕盡殺絕,激起涼州人的憤怒; 其三,擊垮擋在面前的宋翼、王宏,為其他人樹立榜樣。” 賈詡說完,李、郭二人仍舊愁眉。 前面兩點倒是沒有問題,問題在于最后。 這些時日,他們已經連敗多場,手下將士早已喪失信心。 更何況,雙方兵力懸殊太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