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八章 糧價-《這個魏延不一樣》


    第(1/3)頁

    九月初,秋收進入尾聲,魏延頒布第二道政令,限糧令。

    當然,適用于益州的限糧令,和荊州的不一樣,畢竟益州世家眾多,很多世家存糧都不少,少則一兩萬斛,多則十幾萬斛都有,而一些中小世家的大部分財富,都集中在糧草上。

    如果照搬限糧令,將糧食價格設定上限,不用想,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蜀中,又會有無數的反叛軍涌現,得不償失。

    所以,益州的限糧令,只限制出售對象,只能以市場價賣給各地官府,禁止向外來商人出售,否則也通敵罪論處。

    至于政令實施的時間,要等荊州秋收完畢才會推行,既然武的不行,魏延就要來文的,用市場行為把糧價給打下來,先給世家們放放血。

    ……

    托魏延的福,精耕細作之法流傳甚廣,所以近些年的糧價下降得很快,在劉備入蜀前,較之前幾年動輒一斛上萬錢,現在一斛最多才千錢左右,降幅超過了九成。

    蜀中的很多世家,在糧價低于千錢時,瘋狂購入糧秣,將本來繼續下降的糧價,一直穩定在了千錢左右。

    一方面,長江水位下降,北方已經連續兩年發生大旱,糧食減產嚴重,作為傳承已久的世家,他們敏銳的察覺到不對,所以大肆囤積糧秣,為以后可能發生的大旱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他們也是想穩定糧價,讓他們的財富,不至于因為糧價暴跌而縮水,畢竟土地最終還是拿來耕種糧食的,糧食不值錢,土地的產值自然就低了。

    但天不遂人愿,隨著益州被劉備統治,糧價又開始下跌了,目前已經不足八百錢一斛了,而且還有下跌的趨勢,急得益州世家們牙癢癢。

    至于原因嘛,還不是荊州低廉的糧價。

    自魏延開墾湘江平原以來,荊南糧食年年豐收,加上嚴厲打擊屯糧行為,導致荊州的糧價,已經跌到最谷底,不管糧食質量如何,統統二百錢一斛。

    而且二百錢一斛,不是糧價跌不下去了,而是官府的收購價就是二百錢,低于二百錢,還不如直接賣給官府呢,一來二去,荊州各大府庫,糧秣都快堆不下了,劉備他何時打過這種富裕仗啊。

    后來,諸葛亮出了主意,以糜家的名義,成立了一個商隊,專門負責走私糧秣,以千錢的價格,賣給北方的商人。

    不然在北方大旱的情況下,曹操哪里來的資本,先西征韓遂,而后又南下攻伐孫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株洲县| 西盟| 绥德县| 昌邑市| 商河县| 南投县| 吴忠市| 兰西县| 瑞昌市| 布尔津县| 建瓯市| 德阳市| 离岛区| 新干县| 望城县| 海阳市| 彝良县| 景泰县| 天门市| 若尔盖县| 长阳| 库车县| 金寨县| 牙克石市| 寿光市| 凤城市| 安平县| 彩票| 曲麻莱县| 元谋县| 广水市| 罗甸县| 周口市| 车险| 兴业县| 镇江市| 石嘴山市| 弋阳县| 大名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