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同年10月,金星4號探測器抵達金星,并向金星釋放了一個登陸艙。
在登陸艙穿過大氣層的94分鐘時間里,測量了大氣溫度、壓力和化學組成。
1969年發射了金星5號和金星6號,再次闖入金星大氣探測,探測器最后降落在金星表面上。
但是由于硬著陸儀器設備損壞,所以和金星3號一樣因此不能探測金星表面情況。
1970年8月17日,金星7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它穿過了金星濃云密霧,冒著高溫熾熱,首次實現了金星表面的軟著陸。
金星7號取得了成功,它測得金星表面大氣壓力強至少為地球的90倍,溫度高達470℃。
有了金星7號,人類愈戰愈勇。
1978年9月9日和9月14日,人類又發射了金星11號和12號,兩者均在金星成功實現軟著陸,分別工作了110分鐘。
特別是金星12號在12月21日向金星下降的過程中,探測到金星上空閃電頻繁、雷聲隆隆。
僅在距離金星表面11千米下降到5千米的這段時間就記錄到1000次閃電,有一次閃電竟然持續了15分鐘。
1981年10月30日和11月4日,先后上天的金星13號和金星14號,其著陸艙攜帶的自動鉆探裝置,深入到金星地表,采集了巖石標本,傳回圖片。
圖片研究表明,金星上的地質構造仍然很活躍,目金星的巖漿里含有水分。
而從二者發回的照片知道,金星的天空是橙黃色,地表的物體也是橙黃色的。
金星13號著陸區的溫度是457℃,金星14號的著陸地點比較平坦,這是一片棕紅色的高原,地面覆蓋著褐色的沙礫,巖石層比較堅硬,各層輪廓分明。
金星13號下降著陸區的氣壓是89個大氣壓,金星14號下降著陸區為94個大氣壓。
這樣大的壓力,相當于地球海洋900米深處所具有的壓力。
同時還發現,在距離地面30千米到45千米的地方,有一層像霧一樣的硫酸氣體,這種硫酸霧厚度,大約有25千米,具有很強的腐蝕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