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樣的刺激他可頂不住幾次,所以對這些領導他已經不太信任了。自己的面粉廠干的挺好,再有幾個月,那些豬也該出欄了。現在肉價一天比一天高,這四十頭豬又能掙一筆。 看到葉立拴的態度,王利民也不以為意。熱情的打著招呼。并且伸出手來。 葉立拴只好伸手跟他握了一下,并且給那個客戶介紹。那人一聽說是這里的市高官,立馬熱情的不得了。把葉立拴的面粉一頓猛夸。 王利民還真的不太了解葉立拴的面粉廠規模怎么樣?本以為只是跟別的村的小作坊一樣。兩口子一個小型機磨,掙點零花錢的。 現在去廠房轉了一圈被嚇了一跳。這規模可不是作坊了,絕對是加工廠。然后又去養豬場那邊轉了一圈。 這種養豬方式他還是第一次見,第一印象那就是干凈。這樣養出來的豬,他覺得自己都能多吃幾塊肉。 當聽說只用了六個月豬就長這么大的時候,王利民心中泛起了驚濤駭浪。他是基層干部成長起來的。 養豬最大成本就是飼料,以前沒分地時候,各個生產隊也養豬。上面都會專門劃撥糧食給他們的。沒辦法,縣里人也要吃肉啊! 而且國家那時候也給縣里派任務,每年上交多少頭生豬。這讓縣里有時候很頭疼,因為那成本常常比豬肉價格高。一頭豬養一年還不到一百斤。這樣喂下去,縣里哪有那么多糧食可以搭? 而葉立拴這豬,半年下來都長成了一百多斤,而且一頭頭油光水滑的。看著就憨態可掬。 他情不自禁的問了一句:“那個女外商上次說,現代化養豬場比你這個出欄還快是吧?” 葉立拴點點頭:“她說不但比這大,還有防疫,檢疫這些措施。每一頭豬從小到大都有檔案,絕不會讓病豬流到市場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