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雍以武立國,強悍的武者不知凡幾。 自然缺不了憑借強橫修為,縱橫戰場的猛將。 但膽子如此之大,戰場上如此勇猛,還不缺智計的將才就極為難得了。 是的! 以太康帝的眼光,一眼就看出了那小子最后那一番動作的歹毒用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不管是大雍百姓,還是蠻族部民,食物才是根本。 沒有食物。 就不敢放開手腳繁衍后代。 否則,就會發生人相食的慘劇! 而沒有未來的那些后代人口,又怎么可能憑借龐大的基數,誕生出天賦卓絕的武道修士? 這么些年,窩在甘泉宮中的太康帝,平日里就喜歡用那枚巡天鏡的子鏡觀摩凡俗子民的悲歡離合。 不得不說,感悟還是有一些的。 所以在他眼中,那些草原蠻族被凍斃的可不只是那些牛羊,更是未來的根基! 甚至可以說,只此一計,就可以抵過未來數場大戰的戰果! “好!不錯!” 是個人才! 太康帝神色振奮了幾分,忽然道。 “如此人才,留在幽州那等苦寒之地,是不是埋沒了?” “你說……朕要不要將之傳召至神都聽用?” 神都禁軍這么些年,已經腐朽、墮落得有些不像話了。 為數不多的一些精銳,也被那些逆臣腐蝕拉攏了不少。 眼下除了神策、羽林等幾支,還明確處在太康帝的掌控中之外。 其它各軍到底是什么情況,甚至就連他這個帝君心里也沒有數。 這個時候他迫切地需要一個人,替他穩住禁軍。 只是聽聞這話的李貂寺,卻是遲疑道。 “陛下,那小子太年輕了吧,而且修為也低了些。” “不過區區元神境的修為,怕是掌控不了局面。” “元神?” 太康帝搖頭笑道。 “已經金身了。” 說著,帝袍廣袖一揮,那封定北城之戰的戰報,便落在了李貂寺面前。 李貂寺翻看查看了一下,頓時一怔。 以元神境真人的修為,一箭誅殺蠻族法相。 后臨陣突破,初入金身境便又當場斬殺了另一尊蠻族法相。 如此年紀、如此修為、如此戰績! 換作任何一人見了,怕是也會忍不住感慨一聲。 “真少年英杰也!” 聽到李貂寺這聲感慨,太康帝笑道。 “金身境的修為,掌控一軍應該是夠的。” 就算是神都禁軍,也有高下、強弱。 高者,非第七境的武道真仙,不可掌之。 弱一些的,第六境的法相金身境,也夠了。 只是太康帝沒想到,面對自己這樣的安排,眼前這老貨竟然又是搖頭。 “老奴還是覺得有些不妥。” 太康帝見狀,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好不容易出現了這等人物。 困頓這甘泉宮多年的他,自然倍感珍貴。 更何況那小子據說出身寒微,身后毫無世家大族、名門大宗的牽扯! 可謂是清清白白。 要是不趁著他年輕無依,早些收入囊中。 等回頭那些世家大族反應過來,豈不悔之晚矣? 更何況是那小子本身就是鎮遼軍的人。 遼東公孫…… 想到這些曾經兵家扛鼎的家族,太康帝臉色就是一陣晦暗不定。 若不是幾朝奪嫡的慘烈亂戰,血染了神都。 導致雙方離心離德。 如今大雍又怎么會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只是這世上很多事情,就是這般無奈。 就算是太康帝明知道,或許重新啟用兵家諸多遺脈,能夠平衡朝局。 力挽如今大雍天下日薄西山的頹勢。 可包括太康帝在內的幾朝帝君,誰都沒有真正付出實際的行動。 原因很簡單,他這一脈,不是昔年那些兵家巨擘支持的一方。 某種意義上講,雙方甚至還有血仇。 一旦讓這些兵家遺脈重歸朝堂,與那些逆臣媾和、合流。 那樣或許才是整個大雍姬氏的災難! 念頭倏忽轉過間。 太康帝君那雙銳利的目光,掃過眼前的老貨。 “你收了他們的財貨?” 聽聞這話的李貂寺,渾身汗如雨下,趕忙重新匍匐在地,澀聲道。 “收了。” 感受到頭頂那恐怖的殺意鎮壓而下,李貂寺迅速補充道。 “不過不是遼東公孫給的!” “而是那姓韓的小子給的!” 說著,他趕忙將韓紹之前給他的儲物錦囊交了出來。 然后解釋道。 “不是老奴想將這等人才,留給公孫氏。” “只是覺得那小子太過年輕,一旦陷入這神都繁華中,難免會失了本心。” “萬一遭了那些逆臣的算計,實在太過可惜。” “還不如讓他在外面磨礪一些年頭,等到心智長成以后,再為陛下效力不遲。” “更何況依老奴淺見,那小子身上的‘天賦神通’,也只有身在邊地那等苦寒之地,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李貂寺這一連串的話脫口而出。 顯得有些急切。 但觀他的神色,卻極為坦然。 說到底,他這個人雖然貪了一點。 但對太康帝的忠心,卻是毫無疑問的。 考慮問題,也全都是從太康帝的角度出發。 太康帝聞言,定定地看了他一陣。 有些被他說服了。 神都繁花似錦迷人眼,只是一方面。 來自那些逆臣的明槍暗箭,會讓小子夭折,是另一方面。 但這兩者都不是什么決定因素。 畢竟要是連這點東西都扛不住,太康帝又怎么可能指望這樣的廢物有大用? 這樣的廢物,又怎么值得他這個當朝帝君大費周章? 真正讓太康帝產生猶疑的是,那小子身上所謂的‘天賦神通’。 鎮遼軍的那份戰報,雖然語焉不詳。 但有些東西靠瞞是瞞不住的,真正的有心人費上一點心思打探,再加以推算就能猜出個大概。 李貂寺當時在見過韓紹后,就感覺到了他的不同尋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