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孫辛夷這些天大抵就有這樣的感覺。
看著從營地里策馬而出的某人,眉角飛揚,神態肆意。
公孫辛夷眼神清冷,閃爍的眸光中卻仿佛燃著一團火。
在說出那句話后,就這么靜靜地看著他。
被堵了正著的韓紹,馬蹄一頓,緩步趨行。
等來到公孫辛夷身邊,便趕忙翻身下馬,露出一抹歉意的笑容。
“這天寒地凍的,怎么站在外面?”
見這廝故意略過了自己的問題。
公孫辛夷籠于衣裙下的手掌,攥緊了幾分。
面上卻微微抬了抬下巴,作孤傲狀。
“里面有人,我不習慣與人共處。”
這話說完。
跟在韓紹身后下馬的呂彥等人,頓時一陣訝異。
下意識看了一眼身后韓紹走后,就歸于沉寂肅然的營地。
心中暗道,莫不是剛剛將士們情緒激動下的喧鬧,驚擾到大娘子了?
唯有韓紹聽出了公孫辛夷這話里的陰陽怪氣與隱喻,嘴角抽動了下。
也顧不得丟面子了,帶著幾分小心,上前笑道。
“看你說的,我家木蘭溫良隨和,最能容人。”
“怎么就不能與人共處了?”
或許是韓紹的這句‘我家木蘭’,讓公孫辛夷心里舒服了不少。
那清冷如霜的臉色,總算是緩和了一些。
面對某人的不要臉,公孫辛夷淡淡道。
“我能容人,別人不能容我,總不能讓我伏低做小吧?”
聰明人說話,話向來不用多。
三言兩語,便可事情完整的闡述出來。
韓紹也算是聽出來了。
那日公孫辛夷上門的時候,占據了主場優勢的姜婉,怕是給了她一點難堪。
以她的出身和驕傲,自然不可能跟姜婉撕破臉,更不可能向姜婉低頭。
韓紹猜想兩人甚至不會有太多交流,只是打了個照面,便分開了。
正思考著該怎么回話的時候,卻見營地中一匹戰馬邁著碎步,小跑著來到公孫辛夷身邊。
躍然翻身上馬的公孫辛夷,瞥了眼有些茫然的韓紹道。
“還不走?你時間很寬裕嗎?”
韓紹這廝雖然躲了她三天,但也是在忙正事。
那兩百多陣歿在突圍一戰的將士家中,他一家家的跑。
已經跑了大半。
撒出去的財貨,足以讓那些將士的家屬,余生衣食無憂。
再加上后續那些來自將軍府的撫恤。
甚至還能讓他們有余力至少供養出一位后天真氣境的修士。
但也僅此而已了。
不是韓紹不想給得再多。
而是再多的話,他們不但保不住,還會給他們招來災禍。
家貧乍富就有如小兒持金,引來的覬覦,足以毀掉一切。
到時候人死了,就算韓紹替他們復了仇,又有什么用?
這也是公孫辛夷喜歡韓紹的諸多原因之一。
思慮周全、信守承諾。
看似面厚心黑,對自己人卻又向來情義十足。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公孫辛夷才會堅信著他不會負了自己。
不過也正是因為喜歡,才會選擇相信、選擇包容。
就像佛家所言,一飲一啄,互為因果,皆有定數。
看著公孫辛夷高居馬上,忽然化被動為主動的樣子。
韓紹不禁愣了一下。
“你要跟我一起去?”
聽聞這話,公孫辛夷秀眉微蹙了一下。
“不可以?”
其實對公孫辛夷而言,給不給那些將士單獨送出一份撫恤不重要。
畢竟鎮遼軍成立多年,一應陣亡將士的善后,早有定例。
甚至比大雍大多數軍隊,都要來得豐厚。
她只是單純的想找個理由陪在韓紹身邊罷了。
而眼看公孫辛夷臉上露出不滿的神色,韓紹苦笑了一下。
“只是不想壞了伱的心情。”
生死離別的悲痛,向來最能牽動人心。
韓紹一個大男人聽了三天,情緒都生出幾分波動。
更別提公孫辛夷這樣要天生感性一些的女子了。
但如果說單單只是這樣,也就算了。
或許正應了那句老話,‘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面對這么一筆送上門來的不菲財貨。
某些人性的惡,才真正讓人直犯惡心。
心中發寒。
見韓紹眼中流露出的關心之色,公孫辛夷心中一暖。
嘴角近乎本能地勾起。
只是很快便鎮定下來,冷著臉哼了一聲道。
“只要你不壞我心情,就沒人能壞我心情。”
……
關于公孫辛夷的嘴硬,韓紹算是早有領教了。
連續幾家走下來。
韓紹看著公孫辛夷臉色陰沉的樣子,勸慰道。
“要不……你先回去?”
不肯在韓紹面前丟了面子的公孫辛夷,平復了下情緒。
“不用。”
只是片刻之后,便帶著幾分咬牙切齒的模樣,恨聲道。
“那些人怎么能這般無恥?”
剛剛去的那戶將士家中,如今算是斷了根。
只有一個寡母在堂。
看著老婦人絕望的哭喊聲,公孫辛夷本就心情沉郁。
可很快這份沉郁,便被憤怒所取代。
那些聞風而來,蜂擁著闖進屋中的所謂家族長輩,竟然當著他們的面前,就要瓜分那筆撫恤!
看著他們一個個爭得面紅耳赤,甚至不惜拳腳相向的丑惡嘴臉。
公孫辛夷強行按捺了一陣,才忍住了心中洶涌而起的冰冷殺意。
對此,韓紹也不知道說什么好,只能無奈苦笑。
‘吃絕戶’嘛!
這種事就算是另一方物資充裕的世界,也經常有所耳聞。
說到底,也只是人性貪婪的本性在作祟罷了。
不過好在事情他已經解決了。
那就是從那將士族中挑選了一個忠厚老實的半大少年,過繼到了那將士的名下。
一來可以替那將士延續香火。
二來等那半大小子長大一點,也可以替那將士侍奉寡母,以全孝道。
至于其他的。
經過他剛剛一番恐嚇,回頭再派人來查看幾次。
想來應該不會出什么岔子。
畢竟與貪婪相比,死亡或許更值得那些人敬畏。
好是安慰了公孫辛夷一陣,見她起了倔強的性子。
韓紹也就沒再堅持。
隨后便帶著他們繼續向著下一家策馬而去。
在尋來當地里長后,韓紹再次翻看了下中行固當初造的名冊。
手上的動作微微頓了頓。
眼前的村子不算大,充其量也就小幾十戶人家。
可就是這么個不大的村子,單單韓紹的名冊上就陣歿了七人。
似乎覺察到韓紹的神色變化,公孫辛夷今天難得柔聲問了一句。
“怎么了?”
看著公孫辛夷眼中的關心之色,韓紹搖頭嘆息一聲。
“回頭我來出資,以將軍府的名義,給這個村子立個牌坊,你看怎么樣?”
牌坊這個詞,在另一邊的世界,已經成了某種糟粕。
但不可否認,在過往的無數年,那一座座立起的牌坊,確實激勵、凝聚了不少人心。
公孫辛夷伸手攝過韓紹手里的名冊,順勢掃了一眼,便明白了韓紹話里的意思。
想了想便道。
“嗯,回去后我跟父親說一下。”
只是這話說完,公孫辛夷又看了韓紹一眼,再次道。
“不過事后,你也去找李長史說一下這事……”
公孫辛夷眼界不差,某些方面也很敏銳。
就像是此刻,她瞬間就意識到這是一個替韓紹在軍中揚名、博取好感的好機會。
或許還能一舉收取不少底層將士的人心。
本來還沒想這么多的韓紹,有些愣神地看了公孫辛夷一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