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冬夜的星星-《純原鄉》
第(2/3)頁
這一章同樣是十首,不知為啥我現在寫詩每一章必須要在十首左右,湊不夠數就不好意思發出去,可能是聽歌多了,像專輯十首歌就是標配,我也有樣學樣了。
不過,一章十首詩目前也確實比較符合我的能力,差不多一半詩用差不多手法和主題來烘托主題,剩下幾首用其他手法來豐富不足,縫縫補補差不多十首剛剛好,再多了就超出我的精力能照顧的范圍了,那樣我就做不到把每首詩都用心完成了。
現在回想起來,寫第二卷的時候,自己是真的敷衍,很多流水賬寫出來湊數就直接發出去了,搞得現在需要花大量時間來修改。
是的,這個月快結束了,我肯定寫不出新章節了,不過后面幾章的主題我都想好了,就差時間了,剩下的這幾天,我會把前面的章節繼續修改下。
繼續說回萬物季節這章,其中“秋葉”“凋謝”是自己在外邊散步寫出來的,“秋水”那時也有了點眉目,回宿舍后寫的,現在想想,創作果然還是得多看風景。
像我高中時候不少詩也是在坐幾個小時的車途中寫的,如“行程”“自由旅行”“當”“沿途印象”“無話溝通”,這幾首時隔多年我還是相當喜歡。
我很喜歡在靠車窗的座位上,插著有線耳機,靜靜享受走馬觀花的感覺,雖然車窗外景色單調且匆匆,但對于上高中的孩子來說,放了假,坐在客車上那種感覺別提多自由了,靈感想不來都難。
所以,以后還是多走走,在路上邊走邊創作還是很有必要的,在屋里雜念就太多了,首先狹小的空間很難引發聯想,其次老是想吃點零食喝點飲料,桌子亂了忍不住收拾下,腳冷了穿上襪子,坐累了想躺會,忽然想蹲坑拿紙去,刷會抖音看會腿忽然想登網站了之類的,欲望太多很難進入狀態。
萬物季節這一章還有個特點,就是沒有寫的那么苦情,感情上比較知足純樸,這也是照顧下身邊人的閱讀體驗,畢竟孤獨也好憤怒也好都是自己一個人的情緒,沒必要整天發牢騷,大家的內心都受過傷,也想吃點熱乎的哪怕是雞湯,所以我這樣寫也是為了證明,自己心里還存在溫暖的一面,不必擔心我。
所以里面有一首“蘆葦”,是比較能代表我內心真實狀態的一首。
“極夜”完成于下了中班后的深夜,十二點半到一點半左右那個時間段吧,耳機順序播放著名為“流行音樂鋼琴曲(純音樂)”的歌單,然后靜靜地在手機上寫出來的。
用手機寫,終究比起手寫來說,少了份創作的虔誠,但我時間也有限,用手機還方便修改些,另外,打字習慣了其實也不比手寫慢,只是少了那種文字緩緩滑過筆尖的用心。
不得不說,“極夜”寫完之后,我就覺得這是首超常發揮的浪漫美文,屬于那種讓人一看就很舒服很治愈的東西,情感表達也剛剛好,那句“微笑常常忘記了去向,思念早就超越了值得”,反正我自己是被稍微感動了下,畢竟是自己寫的,倒也不至于驚為天人暗想老子太牛逼了之類的。
畢竟,這只是首抒情詩,我真正覺得好的,還得是那種具有人文關懷,或者強烈思想性和個人意志自由表達的東西,創作嘛,既要理解大眾,也要超越大眾,審美不能固化。
其實這一句,微笑本來寫的是眼淚,但我眼淚寫的太多了,可別到最后和孤獨一樣濫用成災了,所以克制住了,換成了微笑,換完后發現效果似乎更好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