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堅持原創-《純原鄉》
第(2/3)頁
在寫作上,大量網絡作者紛紛踴躍而出,書寫著自己的心聲,目前競爭十分激烈。
文學上,卻又不同于一般網絡作者,畢竟目前傳統文學還很難將所有網絡文學視為自己同胞。這方面,好的作品其實很多,但是大多默默無聞,因為看書的人確實少了,思考人生也不是當下人的關注重點。
對于傳統文學,乃至于一切傳統的東西,我們繼承而來的太多,而少了自己的創新發展,也就少了靈性,相當于學武功只學會了招式,內力半分沒練。
好的辭藻固然千千萬萬,而關鍵是你是否心中有無感,所抒發之文字又是否完全服務于內心?
真的,多問問自己這些問題,因為在創作中,我們時時刻刻需要保持真誠,不能對自己有半分欺瞞,只有你將自己的感情運用合適的敘述,完全落到紙上了,那么你的文字才不再那么空白,而是充滿智慧的魅力和人文的溫度。朋友,你必須學會勇敢構思,敢于接受各種新奇的想法,而不是求助于別人,更不是只是每日碎碎念,不去整理自己的思路。
在審美上,我們在意的是自己喜歡的是不是別人也喜歡,而不是自己真的喜歡不喜歡,當然,這種偏見你需要及時矯正過來。
我有一個習慣,便是常常同過去不同時期的自己作比較,回憶那時候的想法,是不是比現在更好一些?我從不認為自己會在全方面比過去的自己強,因為成長的過程就是拋棄舊的接受新的,而那些拋棄了的想法,未必就不適用于當下的自己。
過去與當下,虛擬與現實、幻想,是我思路棲息的主要維度,我在里面任意穿插。
我覺得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才能,只不過你所處的環境未必給你展示的舞臺,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們不去發掘自己才能的理由。
倘若以前寫東西算是享受自己發揮才能的瑣事,后來成了一種傾向,到現在就變成徹底的行為習慣了,甚至當成正事去做。在這個過程,我漸漸渴望找到方向,想抵達更高更遠的領域,那么,我開始從詩歌著手,著重注入一些概念性的東西,甚至創造屬于自己的意象,總之不用那些老意象,老手法,因為我想創作真正屬于自己的作品。
這種嘗試,確實很枯燥,也很艱難,不過,其中的樂趣,倒是不足為外人道哉了。
我寫作的狀態是什么樣呢,大概就是——
沒靈感的狀態:
寫不出來,不知道我在寫什么,反正寫唄,好困啊,加油干,喝口水,讓我趴會先,還是聽歌吧(半個小時后)上床睡覺。
有靈感的狀態:
我感覺自己又行了
(沉浸其中N十分鐘)
寫完了歐耶!
檢查一遍;
發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