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春同行六十年正文第二百一十四章再塑輝煌與春同行六十年 第二百一十四章 起步新征程 面對即將來臨的大范圍施工,艱難的現狀令車宏軒不無擔心。這方面他有豐富的經驗,他知道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應該怎樣做。他清楚打贏這場仗的必要條件是未雨綢繆,把一切應該準備的做到位。 旅游期間,盡管謝蕊芬和嬌嬌認為他很高興,陶醉于山水之間,鐘情于綿綿之情,但她們沒有看出他每天在思考什么。不僅僅是旅游期間,就是在以前,在工程沒有落筆之前,他就對此有所考慮,只是工程沒簽訂他不敢動作。做得太早一旦工程落空,會擺上空架子,所產生的費用是他負擔不起的。 他所擔心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公司受關閉的影響,管理人員嚴重缺少,職工隊伍散失。 第一、沒了設計人員,自然技術上得不到保證。原來兩位老設計員,不僅反復核對設計尺寸,還負責對樣件的檢查和對加工過程的質量監管。所以這么多年,公司里沒有出現大批廢品。這個很重要,業內人都清楚,不管是原來自己就職的國有企業還是永豐鋁業,都有過血的教訓。他記得,原來的單位簽了一個教委工程,遲遲干不下去,致使教委領導來了,管銷售和生產的領導都不敢見人家,人家這個樓門進來,他們另一個樓門跑了。有幾次都是車宏軒接待的,教委領導哪里還有好話?開口就罵:“你們他媽什么企業?飛機都搞上天了,工程干不上去!”后來車宏軒才知道,那時候這個行業剛剛起步,公司哭著喊著從國外進點幕墻材料,誰知道設計員尺寸錯了,料到現場裝不上。好歹公司給擠了型材才算安裝完成,都以為大功告成,可沒想到那是個拐角樓,設計員也沒去現場,只設計了一半。教委領導找到大公司,問大公司領導:“我那半拉樓給扔下不干是什么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工程款還有一百多萬,教委說死不給了。想想這些歷歷在目的往事,車宏軒不可能不擔心。 第二、由于劉斌外逃,于洋離開,現場管理和銷售這兩攤業務已經癱瘓。尤其是劉斌,對現場業務非常熟悉,尤其對尺寸更是十分重視,甚至就連設計圖紙都拿到現場反復核對,然后他簽字才能動刀加工,這完全保證了施工不出大面積失誤。于洋離開,再沒人接觸市場,企業就沒了后勁,斷絕了信息來源。除了古城市和哈爾濱工程,手頭沒有別的信息,這對于任何一個企業都是不可思議的。 第三、現在所謂的企業,只不過是車宏軒帶著老史和謝廠長,再加上兩個會計外加一個打更的,沒別人了,這顯然很不夠,無法滿足需要?;谝陨显颍嚭贶帥Q定招兵買馬,積草屯糧,不打無準備之仗。除了原來的老職工,還要招聘新工人,現在到了非辦不可的地步。工人好辦,把任務交給謝廠長,把廣告貼出去就可以了。因為在向遠方公司范圍內,有大批熟練工人可以作為選擇對象,不愁沒人用。養起來也好辦,一旦沒活可以找點外委加工活,比較容易??晒芾砣藛T不行,這一帶管理人員多來自大公司,大家都認識,一旦招進來就不好處理了,搞臭了以后類似的事沒法辦。 “五一”休息期間,謝廠長按照車宏軒的安排,已經啟動了這方面工作,在體育場外面貼出招聘廣告,還去老同志堆里找人。五月八號一上班,車宏軒就和謝廠長研究這件事。 車宏軒問:“關于人員配備的事,有什么進展嗎?” 謝廠長摘下老花鏡,看著車宏軒認真地道:“這些事得從根上說起。第一、大范圍加工開始后,里里外外就我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車間里離不開,根本沒有時間去跑材料?!? 車宏軒點點頭問:“這個我也考慮到過,要增加生產管理人員或是供應人員,一個不夠就增加兩個,關鍵是有沒有合適人選。” 謝廠長說:“我有一個管生產計劃的同志剛剛退休在家,身體健康,對生產管理非常很內行,責任心也特別強。當然也是個老社會游子,搞運動的時候是頭目,可不可以把他請過來干一年?” 車宏軒笑了說:“不要說干一年,請過來就是了,把條件和待遇談好,先明后不爭?!? “先說一年為妥,以后活多了繼續用自然沒麻煩?!? 車宏軒問:“你不怕他有臨時思想嗎?” “這些老同志素質都很高,就是干一個月也會全心全意。” 車宏軒點點頭說:“讓他來輔助你管理生產,談好了盡快上班。” 謝廠長高興地點點頭說:“好,我盡快落實。還有一位老同志是去年春節前退休的,身體健康,人特別正直,對供應業務非常熟,我想讓他過來跑材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