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哎,窮娘難熬啊!你看這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這年頭最苦的角色就是像我的娘啦!”想到這些年經歷的坎坎坷坷,土根娘嘆息連連。 “這年頭咱農村當爹娘的都苦。我家還生四個哩,也只比你家少一個。不過,我家的小不點一直由他奶奶照看,他平時也不總粘著我,哪像你家小土根一刻也離不開你。” “再說了,你看看就咱村,一家生五個六個孩子的戶多得是,村東頭老張家一家就生十一個呢。老張頭的老婆估計比你還苦。”王嬸一邊觀察著土根娘的面部表情,一邊擺事實鼓勵她。 “你說這倒是,現在的農村,吃的喝的穿的戴的啥都缺,就是不缺孩子。”這時土根娘臉上的愁云慘淡不少。 “不過,咱隊劉隊長說像你這種情況,是可以提前一個小時回去給孩子們做飯的。” “劉隊長啥時候說的?你這不是用來誆人編的瞎話吧。” “誆你干啥!這是劉隊長昨天當著咱隊全體社員說的。你若不信可以問問咱隊其他社員。” “那我得謝謝劉隊長啦!他對咱隊社員還真不賴,連這都給想到了。這下我就可以早點回家,看看我家小土根,是不是已哭成一個滿臉淚道的小淚人。我家寶貝好可憐啊!” “土根娘,你看咱倆只顧著聊,不覺已到咱隊要掰的玉米地頭起了。”王嬸拽住還要往前走的土根娘說道。” “記工分的小李在地頭大桐樹下正坐著哩,咱和他打下招呼吧!”王嬸沖著路邊的一棵大桐樹一指說道。 “小李子,土根娘俺倆向你報到,一定給俺們記上,別忘了啊!”王嬸沖著小李子大聲喊到。 “放心吧,已經給你倆記上了,快進地里掰玉米吧!”工分小李扯著嗓子回應到。 “好,馬上開干!”土根娘和王嬸一邊回答,一邊掰起玉米來。 眼前的玉米地一望無際,一棵棵玉米就像整裝待發的士兵,一個個英姿颯爽。那一個個碩大的玉米棒,恰似一枚枚鎏金的軍功章,掛在他們高挺的胸前。 只見土根娘勤勞的雙手上下舞動,十幾二十個玉米棒就是滿滿一荊籃。我們孩子不正像這一棵棵餐風嚼雨的玉米嗎,可他們啥時候才能結出這讓人喜出望外的果實呢。 其實有時候想想,我們這個家就像是一艘小船,我和他爹就是搖櫓掌舵的船夫,五個孩子就是船客。如果想讓這艘小船不偏航,不側翻,就需要倆掌舵的默契配合;要想使這艘船乘風破浪,勻速前行,就需要倆舵手齊心合力,共克時艱。也只有這樣,這艘小船才能平穩靠岸,駛入溫馨的港灣…… 土根娘這樣一想,就深刻領悟到爹娘在一個家的重要性來。父母如果經常鬧矛盾,一個向東,一個向西,這條小船哪里還有前行的動力;兩個搖櫓人不配合默契,在大風大浪面前,小船發生側翻的悲劇也會經常發生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學會和土根他爹同舟共濟,不離不棄,把這幾棵小秧苗用心培育,就像這一棵棵知道感恩玉米,捧給我一個又一個碩大的驚喜…… 玉米地里到處傳來啪啪掰玉米的聲音,像是誰在這狂野之外演奏一首悅耳動聽的二重奏,喜悅的味道香飄四野。 “掰玉米的社員們聽好了,家里小孩沒人照看的孩他娘現在可以回家做晌午飯……”記工員小李子在地頭扯著嗓子,播出了土根娘最希望聽到的喜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