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宰輔們隨后一起議事,王曾目光炯炯,要求傾銷之策必須保密,以免被北遼密諜偵知。 “幸而曹侍中不在。”王曾最后給老對手曹利用下了眼藥。 馮拯干咳一聲,“此舉利國利民,老夫老了,看著朝中人才濟濟很是欣慰,可終究我輩遲早會退出廟堂。那么,以后誰來接手?” 這話有些英雄遲暮的唏噓。 呂夷簡笑了笑,不吭聲,魯宗道卻說道:“太后看人的眼光不錯。” 可不是,太后掌權后,趕走了寇準和丁謂,幾番操作,朝堂上秩序井然。而且太后用人更多是看此人的能力,這一點難能可貴。 可太后也有令人無奈的時候,當初她剛垂簾時,為了穩定人心,便對那些權貴說:你等皆是大宋的中流砥柱,家中兒孫想來也是才干過人。可老身卻不知其名,提拔時往往錯過。來,諸位把家中為官親人的名字報上來,老身重點栽培。 權貴們狂喜,高呼太后英明,然后慌不迭的把名錄送上去。 宰輔們眼中閃過無奈之色……此后,每當要提拔人時,太后會先對照那些名冊。但凡是權貴親人,一律不考慮。 “年輕一代中,人才有,不過李獻此等人難得。”王曾對李獻的印象大好。 “是難得,不過此子與官家交好。若是他此刻進入朝堂,必然會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恕老夫直言,此刻的官家還護不住他!”魯宗道眼中有些不以為然之色。 “你卻錯了。”王曾搖頭。 “為何?”魯宗道的脾氣也不好。 “今日李獻為何出手?”王曾問道。 魯宗道一怔,“你是說……”,他的眼中突然閃過恍然大悟之色,“是他在護著官家?” 太后禁足官家,李獻反手對孫奭挑釁,隨后扔出了三錠紡機這個大殺器,打的孫奭一伙人滿眼金星。 他為的啥? 不就是為了給官家松綁嗎? 而給官家上綁的,不只是太后,主要是他們這群宰輔,以及那些士大夫們。 幾個宰輔覺得顏面無光,各自散去。 李獻被官家留下來喝茶,趙禎興奮的問了傾銷的手法。 “傾銷……就如同是欲拒還迎,重點是人心。人心趨利。咱們打個比方,若北遼此刻與大宋開戰,同時用六成價格傾銷布匹給大宋,你說,百姓會買嗎?” 張澤在邊上搖頭又點頭。 趙禎蹙眉,“百姓……應當會吧!” “你這是不知民情。不知民情你如何做決策?拍腦袋?”李獻搖頭,“我可以肯定的說,會買。” 哪怕是后世民族概念深入人心,依舊無法阻止這等行徑,何況現在。 “百姓不知厲害嗎?”趙禎有些不解。 “對于百姓而言,更重要的是什么?”李獻指指自己的小腹,“吃飽穿暖,這是第一位。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先賢們早已把答案給出來了,你也早就學過了,可學了何用?” 趙禎茫然,“先生們說學了便有用,先賢之言熏陶之下,自然會隨之而行。” “我有一言。”李獻走出殿外,趙禎跟著。 “你整日躲在宮中苦讀,看似上進。可讀死書有何益?讀為知,知而不行是書呆子。” 他回身看著趙禎,“學而知之,知而行之。知行合一!” 這才是治學之道。 他隨口一番話,可卻令趙禎愣住了。 “我回了。”李獻昨日準備了好食材,就等著今日為自己改善伙食。 趙禎嗯了一聲,李獻走出老遠,回頭看他依舊呆立原地,不禁愕然。 他不知自己隨口一句在后世爛大街的知行合一,可在此時,卻對趙禎有著當頭棒喝,振聾發聵的作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