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音,對于袁家,劉辯沒有什么好感,但卻不好駁了當朝司空的面子。 劉辯看著張讓,示意不用再攔。 不出幾息,一個白頭白發手持金龍拐的老頭兒,便走入了太廟之中。 “張讓,袁逢手中的金龍拐是先帝賜下的?” 劉辯看著金龍拐,心中生出一股不適。 “啟稟陛下,倒也不是先帝所賜,是那袁逢自視四世三公之尊,請旨打造的,先帝倒也未說什么。” 劉辯聞言點了點頭。他一面等待著老頭兒近前,一面拿起了手中的玉璽。 閉目感受下,原本如同小蛇一般的國運,此刻額頭已經微微凸起,下腹兩側也有了要長出四肢的跡象。 下一刻,原本在他手中安靜纏繞的國運小蛇,竟猛地對著前方嘶鳴起來,蛇口長大,四是要吞了前方的什么東西。 劉辯心中一驚,立刻睜開雙眼,那袁逢老兒恰巧矗立在前,只見他高舉金龍拐,輕砸了三下地面,才緩緩拜倒。 劉辯此刻手中握著玉璽,豈能察覺不到他金龍拐中散發的金色國運? 腹誹之下,他迅速回憶著有關袁家的資料。 “原來如此!看似引董卓入京的是我那便宜舅舅,實則是袁紹獻計,這老頭子雖然不在明面上,但實則早就料定了我大漢衰頹,而那董卓殘暴。” “其嫡子袁術坐鎮汝南為一郡郡守,其庶子則以四世三公之名奔赴冀州拉起一支隊伍,說是討董,實則是為自家正聲威罷了。” 劉辯想到此處覺得好笑,老頭子要是知道兩個兒子都被曹孟德打敗,不知該作何感想。 “袁愛卿,朝堂之上不見你稟奏,卻深夜入我大漢太廟,這是為何?” 劉辯拔高了大漢太廟的聲調,發出了質問。 袁逢哀嘆一聲,手中金龍拐重重扣在地上,國運激蕩之下,竟讓劉辯連著王、童兩人都不自覺地后退了半步。 “臣原是要告老還鄉的,但感念先帝恩遇,便是在臨走之前,有一良言勸告陛下。” “陛下悍然斬殺常侍,實乃明智之舉,但親曹操這等宦官之后,又邀百工入御花園,卻是有壞綱常之舉。” 劉辯聞言,心中暗罵,“你是來替你兒子喊冤的是吧?” 袁逢見劉辯不言,繼續說道,“陛下萬乘之尊,豈能親下田地?又納賤民之言,如此政令豈能在朝中頒行?” “袁愛卿的意思是,政令只能出于你汝南袁家之手?是也不是!”劉辯本就對袁家心中存怒,老頭兒半夜追到太廟,竟是為了推翻自己的核心政策,這豈能讓渡? 劉辯先前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穩住外戚、宦官以及文臣之間的平衡,加之登基之初,皇權不穩,這才用了諸多懷柔和置換的手段。 可這并不代表劉辯作為一個現代人,會沒有脾氣!劉辯一手握天子劍,一手拿著玉璽,國運加持下猶如煌煌天威一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