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教誨不敢當,但老朽有一言,或可讓你等明白。” “你等只需想想,若是百姓之子大批地涌入學宮,從而為官從政之后。” “朝堂格局會怎樣?” 陳紀提出了疑問。 司馬懿思考了片刻答道,“他們并沒有我等這般世家底蘊,遇事不得解,只能互相抱團。” “如此一來,初期必然不會有太大的成效,但經過時間的推移,其中大部分官員很可能會向著各大世家靠攏的。” “以侄兒所想看來,各世家定然會以聯姻等行為拉攏身居要職的非世家官員。” “若是如此的話,以陛下的才智不可能想不到這個結果啊。” “如此革新與不革新有何差別?” 司馬懿不解地問道。 “世侄所言大差不差。這確實是可以預見的結果,更是陛下能預料得到的。” “但陛下既然預料到了,為何還要如此執著地推行新政呢?” “因為世侄還漏說了一條。” “那便是提出這條新政的官員,會與這批非世家的官員有天然的親和感,甚至這批非世家官員,會將提出新政的官員視為恩師。” 陳紀此言一出,司馬懿如同被驚雷劈過一般,全身戰栗不止。 “這……” “除此之外,因為這批非世家的官員,是經由學宮教養的,自然而然會將天子門生掛在嘴邊。” “如此一來,你覺得世家就算以聯姻幫助了這些非世家的官員,又如何能比得上陛下在他們心中的分量呢?” “而你們只需揭開這新政的開篇即可,剩余的事情,會有這些非世家的官員,推動著時代的大浪,繼續革新。” “多謝世伯教誨。侄兒心中已有了大概的內容。” 陳紀聞言與司馬防對視了一眼,“好,你們兩個小子就在這里寫,我等邊吃邊等,寫完了給我等看過再說。” “是!” 司馬懿與陳群兩人立刻點頭。 司馬防與陳紀兩個老狐貍豈能不知劉辯的心思? 陳紀自愿退位讓賢,便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在新政中分一杯羹。 不管什么政策下,都需要世家,哪怕是打壓世家的政策也不例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