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 荀彧有些為難地起身,透過書房的窗戶,看向了府中的園林。 要說這荀彧的宅邸,在京城之中,幾乎已經同四世三公的袁氏比肩了,這是其余臣子都望塵莫及的富貴。 而這一切自然也落在了經商多年的糜竺眼中。 “賢弟高潔,以財貨誘之,倒是小覷了賢弟。” “愚兄還有一言,望賢弟一聽。” 糜竺此言說罷,荀彧這才回到了位置上。 “賢弟也知道我徐州牧陶謙其人,陶大人生性豁達,本不欲過多參與朝中爭斗。” “只是陶大人在我離開徐州之前與我言明。” “那荊州劉表本就是皇親國戚,更兼明銳的子嗣,若是讓他坐大,只恐對陛下的江山無益啊。” “且荊州本就富庶,若是再兼了豫州之地,只怕日子久了,容易生出不臣之心。” 荀彧聞聽此言,立刻坐正,認真地看向糜竺,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以愚兄之間,這朝廷的新政雖然以賢弟為首,但其中不乏有荊州的勢力參與,如那諸葛亮、龐統、徐庶。” “甚至連黃貴妃,都是那荊州世族之人。” “若是此番荊州再兼了討滅袁術之功,只怕賢弟日后在朝內會孤掌難鳴啊。” 糜竺說罷,端起面前的茶水,微微抿了一口,眼角卻時刻注意著荀彧的表情變化。 “糜兄所言,倒也不無道理,只是徐州若是協助陛下拿下了豫州,又想要什么呢?” 荀彧開口問道。 “陶公不同于劉表,陶公子嗣暗弱,且皆無入仕之心,這是人盡皆知的,不論陛下給徐州多少好處,只要陶公一去,便又會重新回到陛下手中。” “陶公自己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徐州所求,只是以豫州為基,連同京城,互為通商而已。” 糜竺誠懇地說道。 荀彧聽罷,稍有意動,卻開口說,“糜兄,你也知道,陛下早已答應了劉表,洛陽錦、洛陽酒等物,南方皆以荊州為主。” “陶公若是要在這方面下手,只怕難啊。” 糜竺聞言,雖然心中早有準備,卻也露出了失望之色,“無妨,只要賢弟愿意帶我入宮,成與不成,一試便知。” 荀彧聞言點了點頭,“好吧,糜兄既然如此說了,我也不好再做推辭,請糜兄稍待,等家佬備好了車馬,我等便入宮去。” “賢弟,不必麻煩,愚兄的車馬就在門口,有賢弟在車上,想那宮衛也不會阻攔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