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糜兄,是否過譽了?” “陛下的確異于常人,卻也不至于同糜兄所說一般吧。” 荀彧有些警惕的說道。 “賢弟有所不知,陛下此計若是實施成功,便能兵不血刃讓異族稱臣,甚至納入我大漢,成為我大漢之民。” 糜竺感嘆道。 “是嗎?愚弟到不覺得,異族在并、冀、幽三州北部為禍多年,其中鮮卑族已經頗具氣象。” “陛下如此殫精竭慮,也不過是防范于未然罷了。” 荀彧擺了擺手說道。 “嗯,賢弟所言想必我之所想,倒也更為謹慎些,畢竟是國事,還是要嚴謹些好。” “愚兄這就告辭了,我需得迅速回到徐州,與陶公安排其他事宜。” 糜竺一拱手,便轉身告辭。 荀彧目送糜竺離去,心中的不安稍稍散去了一些。 五日后。 劉琦帶著討賊詔書回到了荊州。 劉表見他順利歸來,立刻安排了宴席為他接風。 “兒啊,為父年紀越來越大,你也越來越能擔當荊州的大任了。” “作為父親,我很欣慰。” 劉表端起了一爵酒,遞給了劉琦說道。 “父親謬贊了,此次之所以能成事,還是仰賴父親多年經營荊州的成效。” 劉琦飲了一爵酒,拱手道。 “此次討賊之事,荊州的世家都是十分上心的,既然有徐州的參與,你也必然答應了陛下一些額外的條件,快說與為父聽聽。” 劉表有些急切地問道。 “回父親,我等所提的條件基本沒有太大的改變,出了豫州之地從暫時監管變成了租賃。” “我等需要每年向朝廷支付一定的費用,這方面的費用倒也有先例。” “陛下曾將司隸的荒地租借與周邊的世家,總體來說,對我們荊州不算太大的負擔。” 劉琦緩緩說道,劉表聽聞此言點了點頭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