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學習戲曲-《花無百日紅之玄凌》
第(1/3)頁
就這樣,銘昭小小年紀就進了父親隋唐擔任校長的董氏私塾。
銘昭很聰明,熱愛學習,很快就成為了學堂里的佼佼者。
這一年,村里來了一個戲班子,聽說是候大財主專門請來給老母親過大壽的。
候大財主家大業大,也酷愛戲曲,于是就花大價錢將戲組留在了大宅子里。
由于候大財主家天天歌舞升平,勢必會引起村里人的關注,于是天天往候大財主家去的人可就不少了。
窮人一般都是遠遠的蹲在遠處聽戲曲兒,有錢的官宦人家就直接登門拜訪了。
長此以往下去,候大財主家也就不得安寧了,今兒這個去,明兒哪個去,且不說擾了清靜,就單單是茶水果品也伺候不起。
為此,候大財主在朋友的建議之下,在村東頭花銀子建了一個大劇院,于是就將戲班子擱在了那里。
這樣想去聽曲的人,不限貧富,只要有銀子,就能去聽上一曲。
那些戲班子天天一大早就在村口的小河邊喊嗓子,練功夫。
每次跟著父親坐著馬車去學堂的路上,銘昭勢必會經過那條小河,于是那些畫著戲劇臉譜吊嗓子,練功夫的戲子們就不知不覺中闖入了銘昭的生活當中。
每次經過小河邊,銘昭都會不自覺的撩起車簾,目不轉睛的朝外瞅著,直到馬車飛馳而過,看不到那些戲子們的時候,他才肯收回目光。
銘昭天生聰明,那些戲子們抬手踢腿唱戲的場景,在他腦袋里不停的回旋著,不知不覺間,他竟然沒事的時候不自覺的就跟著哼戲曲兒,然后也學著他們的樣子踢腿下腰。
這些小細節,父親并沒有看在眼里,只要銘昭好學上進,其他方面,他并沒有留意。
就這樣,一晃就是五年,銘昭的個頭兒已經竄起來很高了,儼然一副英俊少年的模樣了。
村里的戲班子不但沒有任何衰落,反而更加的紅火起來。
村里邊無論是紅白喜事,都會請戲班子過去,這下候大財主可是賺的盆缽滿盈。
戲班子接的活多了,自然也就人手也就不夠了,于是戲班子開始大量培養人才。
村里一些家里窮的,都將孩子送到了戲劇班,這樣家里能少一些負擔,因為在戲劇班吃喝不愁,還有衣服穿,如果能登臺了以后,每個月都會領到銀子,所以在那個年代,做戲子已經是一份很好的職業了。
銘昭家庭富裕,從小過慣了豐衣足食的生活,戲子這個差事自然不會輪到他。
但是也就是從戲組入駐他們村開始,在不知不覺當中,他已經喜歡上唱戲了。
一個人沒事的時候也會將戲子班唱過的那些小曲兒挨個過一遍,雖然他沒有很認真的去學過,但是那個時候,沒有劇院,又不隔音,只是村里搭建了一個小戲臺。
也就是說,無論你在村里哪一個角落,都會很真切的聽到。
當然,如果遇到逢年過節,爺爺奶奶過生日的時候,家里也會請那幫戲子過來唱曲兒。
就這樣,憑借著銘昭的聰明才華,竟然在他十二歲那年成功的登了一次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萍乡市|
轮台县|
乐亭县|
田林县|
广丰县|
延边|
安徽省|
嘉黎县|
临海市|
札达县|
额济纳旗|
健康|
阜平县|
利辛县|
正安县|
五大连池市|
巴青县|
澄江县|
黔东|
五寨县|
容城县|
西乡县|
望都县|
松潘县|
吉隆县|
晴隆县|
东安县|
漠河县|
临夏市|
西昌市|
夹江县|
启东市|
若羌县|
南城县|
吴堡县|
济阳县|
玉门市|
铜梁县|
黑河市|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