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晚騎著自行車來到了鎮(zhèn)上,李嫂子也跟著一起。 因?yàn)榭恐╀N社所以平日里人很多,這里也是鎮(zhèn)上最繁華的街道。 洪水過后很多店面雖然正常開業(yè),也有別店面卻是轉(zhuǎn)讓中。 之前她過來練攤的時候就一直很中意這條街,是個開店做生意的好地方。 此時,李家豆腐店的門前發(fā)現(xiàn)掛著招租的牌子。 店面大約二十個平方左右,這地段和位置擱在現(xiàn)在也算得上是黃金鋪面。 正好店子里面有人,姜晚立刻上前詢問:“你好,請問你這店面要出租嗎?” 店里面的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大爺,見到姜晚:“是啊,你想租嗎?” 這老爺子原來這店子是賣豆腐的,平日里生意也還好。 姜晚有些不理解:“大爺,這么好的店子,為啥不干了呢?” 老爺子一臉無奈:“一場洪水將他店里面的黃豆全都給泡了損失慘重,本來賣豆腐也賺不了幾個錢,年紀(jì)大了索性就不想干了。” 原來如此,看起來這店子并沒有什么問題。 “這個店鋪一個月租金要65塊錢,押金100元,三個月一結(jié)算。” 這聽起來倒是也不貴,不過做生意自然要精打細(xì)算:“大爺,這租金能便宜點(diǎn)嗎?” 租下門面后,姜晚還要考慮添置點(diǎn)東西和買布料的錢,所以能便宜自然是要便宜。 “那你可別跟我說,你要跟老板去談才行!” 原來這大爺不是老板:“大爺,你知道老板在哪里嗎?” “老板一會兒就過來,你在這里等一會兒吧。” 李嫂子一臉驚訝,忽然要帶她去鎮(zhèn)上竟然要租店:“小姜,你這是要租門面?” “是啊!”姜晚一早就計(jì)劃好了,有了錢就要自己開店。 八十年代都是國營單位,畢竟鐵飯碗才是人們羨慕的,很少人會去做個體戶。 李嫂子拉著她低聲勸阻:“哎呀,小姜,個體戶會被人瞧不起的!” “這有什么瞧不起的,我靠自己的雙手賺錢,誰會瞧不起我?” 姜晚可是很清楚,要不了幾年國營一體化很快就會退出歷史舞臺,個體戶就會越來越多。 何況只要有了店面和品牌,她才能接到更多的訂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