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了蔡敏瑩對自己的評價,李野忍不住的搖頭失笑。
明明剛才自己跟蔡敏瑩聊到日笨經濟的時候,已經完全占據談話的主動,幾乎可以說是牽著對方的鼻子走,但是現在倒過頭來,你竟然又說我老土?
如果我是老土,那你這個留學高材生又算什么?
其實現在的蔡敏瑩,代表了此時“最精英”的一部分人,他們認為自己就像當年的留美幼童一樣,從海外取回了“真經”,希望可以大刀闊斧改變這片老朽的世界。
而且這些人在回國之后也得到了重用,甚至在后來的很多年里,都對內地經濟,特別是金融方面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而說出“要到群眾中去”這種話的李野,在蔡敏瑩的眼里明顯還沉寂在時代的僵化風氣之中,就是坐井觀天土的掉渣的土包子。
“你難道不老土嗎?你明明得到了老師的悉心教導,接觸到了最前沿的經濟知識,但又不拋棄以前的舊式思想,
你明明有能力去更合適的單位,為現今的經濟改革盡一份力,結果卻你真是枉費了老師的心血,這是對知識的浪費.”
幾位師兄師姐都參加了李野的婚禮,所以蔡敏瑩是知道李野有能力去經濟委員會之類的單位的,但他卻出人意料的去了汽車廠。
而現在不到一年,李野就成了實權副廠長,所以蔡敏瑩認為他是沉迷于權力,故意走了升遷的捷徑。
李野聽了蔡敏瑩這一通大道理的說教,真真的體會了幾位師兄師姐對這位師妹的評價——喜歡嗆人肺管子。
李野都有些好奇,就她這個鳥脾氣,在機關單位是怎么混的。
看到對方還要繼續啰嗦,李野趕緊打斷道:“我不認為辜負了老師的培養,
雖然我確實學習了一些比較前沿的經濟學知識,但當我到了單位之后,發現想要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情況中,并不那么容易,
或者說,書本上的東西太理論化了,很多時候不實用我們廠現在單獨成立一分廠實行改革,每天遇到的實際情況層出不窮,
每一個情況,看似都能在書本上找到答案,但仔細對照之后,卻又似是而非”
李野坦然的道:“所以我有時候在想,我連一個兩千人單位的改革都搞不懂,都管不好,那我怎么能看透這個社會,怎么能為這個社會,做出正確的建議呢?”
“.”
蔡敏瑩看了李野一會兒,才冷冷的道:“你跟我們單位的一些人真像。”
“.”
李野聽了這句話,腦海中就猜測出了某些畫面。
蔡敏瑩雖然是學成歸來的精英,進入了決定國家經濟政策的高級別部門,看似參與到了一些所謂的“國家大事”之中,
但其實她每天的工作可能也就是寫報告、寫調研,然后交給上面分析定奪,而且這些報告、調研,大多數是要石沉大海的,
因為上面畢竟有很多從底層一步步走過來的人,他們也在權衡如果采用過分激進的經濟策略,可能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