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野,這是我們科剛剛改好的圖紙和資料,樣車那邊估計明后天就能改好.”
“這么快的嗎?”
李野拿過圖紙來一看,發現果然加大了剎車鼓和剎車蹄片的寬度,技術科的效率堪稱“神速”。
小朱渾不在意的道:“這種技術上的問題都是小問題,我一個晚上就能改好。”
“一個晚上就能改好.那還真是厲害。”
李野搖頭微笑,雖然他知道這年頭民用方面的機械設計沒有那么嚴謹,但總是感到有些無奈。
按理說,汽車上任何一個部件的改動,都需要嚴格的技術論證和實踐檢驗。
但是現在看小朱這些人的作風,真的非常隨意。
你這一晚上把圖畫好,到底行還是不行?
李野在進入單位之后,曾經仔細考證過本單位的拳頭產品——京城130的設計過程。
根據幾位老師傅的口述,京城130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測試”出來的。
大家先參考幾輛進口車輛,然后比著葫蘆畫瓢,確定軸距、輪距、前后橋的前傾角、側傾角等等數據,然后制出樣車在路上測試,
如果出現抖動、跑偏等等不良現象,就開始各種調整,等到調整到一個最佳值,就算是設計成功了。
而在幾十年后,設計師在理論設計階段,就會把這些明顯的“瑕疵”給排除掉,少走大部分的彎路。
可是現在京城輕汽公司好像沒有這種高水平的設計能力,就是這臺136汽車,也借鑒了許多日笨五十鈴的參數。
不過這臺136仿制的還是相當不錯的,李野開過136的樣車,比130要好多了,已經非常接近甚至不次于后世的主流輕卡。
也許經過這一次的仿制,輕汽公司能夠獲得更多的技術積累吧!
“我一晚上改好圖紙算什么厲害?能把審批手續按時跑下來才算厲害呢!”
小朱聽到李野夸他畫圖厲害,便好心的提醒李野:“就咱們這種情況,一個多月能批下來也算正常,
現在都九月了,審批下來都得十月、十一月了,然后安排生產,要在新年之前新車下線,時間可一點都不寬裕。”
“一個多月算正常嗎?”
李野掐指一算,緩緩點頭道:“那就好辦了。”
“好辦?”小朱愣了一下,然后對李野說道:“我來的時候邱主任叮囑我了,咱們一定得抓緊時間,你看今天咱們要不要去送材料?”
李野琢磨了一下,點點頭道:“今天去摸摸情況也行,別說沒有給他們機會。”
小朱沒聽明白李野的意思,只是試探著問道:“那我們從車隊要輛車嗎?”
李野笑了笑,很大度的道:“開我的車吧!趕時間。”
“得嘞,我也坐坐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桑塔納。”
小朱高興的跟著李野走了出去。
李野自從開車來上班之后,就秉承了一個原則,我工作的時候開我自己的車,那是我樂意,但你們要讓我的車變成“公車”那是沒門。
所以這幾天有那么幾個自以為“臉大”的同事,就在李野這邊吃了癟,別說借車了,就是蹭車李野都直接給頂回去。
“我要接媳婦兒下班呢!沒空!”
反正李野在單位的人設就不是“寬厚”而是“囂張”,誰來PUA都不好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