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鹽引到手-《火槍洗明路》
第(1/3)頁
京城六月天的午時,驕陽似火,暑氣襲人。但是這份燎人的火熱卻遠遠不能抵擋的住京城內各方人士出門納涼游玩的熱情,城內城外人群涌動,熱鬧非凡。
這一日,北京城外的官道上來了一行騎馬的人,看他們風塵仆仆的樣子,顯然是從遠方而來,這是一支由一名少年郎和二十幾名騎兵組成的隊伍。少年一身錦衣打扮,而騎兵們則個個身材高大,強健威武,身著紅色棉甲,頭戴金黑相間的明鐵盔,盔纓槍上的紅色盔纓迎風飄揚,他們后背火槍,腰挎橫刀與短銃,騎在高頭大馬上顯得甚是威武。
這就是從成山衛出發的薛陽一行人,帶著親兵們經過一路奔波后終于來到了京城外城的永定門外,在經過守門軍士的一番勘驗檢查后,薛陽等人被準許可騎馬攜帶兵器進入城內。
少年薛陽是第一次來到京城,自打在永定門外看到京城外城那高達八米和向兩邊延伸出去一眼望不到邊的城墻,薛陽就被震撼到了,不愧是大明的都城,確實是高大宏偉。
入城之后,薛陽眼前便是一副熙熙攘攘的場景,無數人馬牲畜在很是寬敞的中央街道上向前后左右涌動著,綠瓦紅墻之間的茶樓,酒館,當鋪,作坊等營生生意紅火,那樓間房頂突兀橫出的飛檐,那高高飄蕩的商鋪招牌旗號,那粼粼而來的車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無處不有的商販,那所有的喧嘩熱鬧間,無一不顯示出北京城作為大明都城應有的繁華喧囂之景象。
在人群之中還能不時看見一隊隊佩刀持矛的巡邏軍士,薛陽估計這些軍士應該是屬于兵部直轄的五城兵馬司的人馬。
看見穿插在人群中走過的五城兵馬司軍士,再想起以前聊天時姐夫調侃兵馬司的話,薛陽就不由得在心里想笑,為啥呢?
作為大明天子腳下的都城,北京城的治安工作一向多雜繁重,在感覺到順天府衙門和宛平、大興兩個縣衙門也忙不過來后,朝廷又專設了一個五城兵馬司衙門,但是這個五城兵馬司卻是極其苦逼的存在。不僅要負責京城巡捕盜賊,還要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之事。在處理治安事件時,他們僅有緝捕的職責而無處治之權,還要受其他機構的壓制。在御史的督導之下,五城兵馬司雖然都各司其職,盡心盡力,但是對于規模龐大的北京城和繁多的治安業務,他們的人數還是顯得有些微薄,于是在京城治安管理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京城的巡捕權力又出現了分流,除專職輯捕的治安機構五城兵馬司外,皇帝又賦予了自己的侍衛親軍和廠衛也有了這個權力。在是宦官專權時,囂張跋扈的廠衛們便把五城兵馬司的大部分權利取而代之,于是五城兵馬司便沒有了真正的實權,幾乎形同虛設。
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在權力被取代后,其地位不僅變得毫不起眼,而其有名無實的職位自然也成為一個出力不討好的虛銜。五城兵馬司中的各級官員不僅要受到巡城御史的監督考核,還要在廠衛驕橫淫威之下唯唯諾諾,緘口受氣。從白天到夜晚,一刻不停的工作使得他們的疲憊不堪的身軀在還沒有得到休息調整的情況下,又要受到精力與體力充沛,吹毛求疵的兵部、刑部官員和御史的責備刁難。窩囊呀,誰讓他們官職低微,權力不大,又身處在京城這么個高官滿地走,權貴多如狗的城市里呢。除了干雜活,屁大點事他們都管不了。唯一能干的,就是盡量維持下城里的秩序,同時還要時刻準備著替各個上級部門背黑鍋。
一路緩慢的騎行在熱鬧的街道上,一邊感受著京城的繁華。有北京老話講過,東貴西富,南貧北賤。薛陽等人在不知不覺中便來到了內城東邊的貴人區,姐夫龐帥的舅舅,魏忠賢的心腹太監劉業府前。
薛陽派人上門通傳沒有多長時間,薛陽一行人便被劉府的仆人引進府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青龙|
永清县|
临泉县|
邹城市|
巴中市|
万源市|
萨嘎县|
洱源县|
麟游县|
罗江县|
开封县|
莲花县|
家居|
周至县|
泸州市|
武乡县|
绍兴县|
陈巴尔虎旗|
石阡县|
高碑店市|
红河县|
新沂市|
洛川县|
民和|
桐柏县|
新竹市|
固镇县|
砚山县|
马边|
星座|
沙田区|
扶绥县|
宁城县|
灵宝市|
永福县|
易门县|
乐都县|
苏尼特左旗|
三明市|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