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冬日的天亮的晚,趙云蘭幾人出發(fā)的時候還要點著火把照亮。 趕路趕的多了,趙云蘭也能在馬車上適應(yīng)著睡覺,等一覺醒來已經(jīng)是未時,馬車此刻已經(jīng)進了府城的城門,車直接趕到了“蘭”樓的后院兒,此刻楊正貴剛從前堂巡視過來。 “東家,您來了。”楊正貴連忙過來作揖行禮,楊正貴是家仆,但趙云蘭要求在酒樓做事的下人上工期間都稱呼主家為東家。 趙云蘭:“嗯,趁這會兒沒什么客人帶我轉(zhuǎn)轉(zhuǎn)。” 這會兒不是飯點,大堂只剩下有一桌客人還在喝酒,樓上的包廂已經(jīng)空了下來。 酒樓里其他工人聽著動靜連忙停了手里的活兒趕了過來給趙云蘭問好。 “大家辛苦了,你們各自去忙,忙好了有空閑就抓緊休息,不然晚食又上客有的大伙兒忙了,這邊留下楊掌柜帶我看看就行,等一會兒秦富把賬本送到樓上去。” 楊正貴微躬著身子低頭應(yīng)下,工人雜役們得了吩咐便不再圍聚一處。 從后廚到前堂,再到樓上的各個包廂,趙云蘭一一查看了遍,主要是看看有沒有安全隱患,以及酒樓內(nèi)的桌椅陳設(shè)有無需要更換的。 “老楊,有損壞的桌子及時更換,可不能為了省錢將就著用。”趙云蘭提點著身邊的人。 楊正貴頷首應(yīng)著,等著繼續(xù)吩咐。 秦富這時抱了賬本上樓來,趙云蘭道:“你倆先下去忙吧,我這里有春香就夠了。” “是。”二人應(yīng)聲后就離開了房間,屋里就剩下主仆二人。 春香斟了一杯茶便安靜地站在一旁看著自家夫人翻看賬本。 府城生意一直不錯,尤其是到了冬季,雖說有幾家酒樓跟風(fēng)出了暖鍋,但也沒有搶走太多客源,現(xiàn)在大家的客源都是固定的,頂多客人們偶爾換換口味會竄著吃,趙云蘭也沒想著要做到一家獨大,況且府城人多權(quán)貴也多,誰能知道其他酒樓都有些什么背景,所以只要生意上安穩(wěn)趙云蘭就放心了。 想著這些不由得想到京城那邊,酒樓到還好說,京城佳肴美酒多的是,自家只要守本分做好生意就不必太擔(dān)心,倒是之前鼓搗出來的羽絨服,趙云蘭失算了。因為自家沒有布莊,所以做羽絨服的布匹要單獨采購,即使說吳家給了支持,但吳家在京城也沒有開設(shè)布莊店鋪,從錦州城運布匹到京城去所耗的路費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所以這羽絨服的買賣在成本上壓不下來。 再加上大多數(shù)人家買衣服第一選擇肯定是去布莊,即使是有那個獵奇心的人愿意來一個小門店買衣服那也頂多算一次性顧客,指不定別人回去拆拆逢逢的就知道自己做了,這個羽絨服店第一年倒是賺了個辛苦錢,后面基本上是沒賺錢的。 趙云蘭打算及時止損,想著這些便把這件事記在了記事簿上,雖然心里有了計劃,但也想等回李家村后拿出來和一家子商討一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