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元就老師謀算在前,為木葉一方創造了絕對有利的戰斗態勢,總司和堂東組成的臨時小隊也的確成功擊殺了實力堅強的砂忍潛入者。 然而這并不代表其他每組人都能順利完成自己的追擊任務… 面對這種事關生死的終極博弈,任何一點兒意外因素的干擾都有可能導致結果反轉,更別說參與此次任務的砂忍多是實戰能力不俗的個中好手,從理性層面分析,發生極限反殺的情況其實并不奇怪。 ——真正讓山田總司感到意外的,是示警信號發出的地點。 總司和堂東默契十足的配合讓他們這邊的戰斗快速畫上句點。 即使算上之前追逃試探的過程,爆發戰斗的地點也不過剛剛離開巖鷚荒城一兩公里,剛剛脫離視野良好的河灘,進入密林覆蓋的范圍。 換言之,以兵力多寡而論,人員還沒完全分散的木葉忍者在此地附近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 假如站在砂忍的角度換位思考,那么即使逃亡者擁有反殺追兵的把握,也應該優先拉開距離,等到人員充分分散之后再主動求戰。 像現在這樣匆忙挑起戰斗,無異于是給了木葉一方充分的支援時間,甚至如果運氣不好,還有可能直接引來此前大殺四方的奈良元就,那幾乎就等于是在自殺! 總司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竅… 但作為一個真正擁護唯物主義世界觀的人,少年深知從來只有修改理論適應實際,而不能扭曲現實適應理論。 因此任憑腦中念頭百轉,他實際上能做的選擇只能是立馬投入支援! ——堂東就在自己身邊,倘若此時遲疑不決,那等于是給自己打上了怯戰的標簽。 總司固然明白支援的風險,但在積攢政治資本的關鍵時期,他更不愿意留下受人詬病的黑點。 “走!7點鐘方向,距離大約600!” “明白!” 收拾好心情,剛剛結束一場死斗的二人組隨即向第二處戰場靠近。 且比起此前支援元就老師時忐忑不安的心理狀態,再次主動向危險靠近的總司明顯要比上次表現的更加鎮定。 他意識到發出求救信號的隊友存在已經被砂忍擊殺的可能性,因此作為臨時小隊的指揮者,少年還特意在趕路過程中修正了行進路線,以向森林深處斜切的方式迂回趕往事發地點,借以阻斷敵人撤退的路線。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再次超出了少年的預料… 隨著他們快速逼近戰場,先前雙方拼斗廝殺留下的痕跡正變得愈發密集! 這意味著雙方一直是沿著與逃亡方向完全相反的路徑展開戰斗,戰團正逐漸向巖鷚城的方向靠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