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實上,他們對于自家商隊,在商業(yè)流通領域,能夠發(fā)揮的重要性并不是很清楚,畢竟大環(huán)境擺在那么。
士農工商的說辭已有千年,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對于頂級豪商一點都不友好。
當然,能夠成為頂級豪商的,一般都不是什么好鳥。多多少少都做過一些傷天害理的事兒,不管什么時代都是一樣。
也是這回,薛家負責提供海船船隊需要的各種物資。結果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夠調配到位,效率和能力都相當突出。
節(jié)省出來的時間,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也正是因為薛家商隊表現(xiàn)出色,這才被忠順郡王看上眼了,甚至起了吞并的心思。
畢竟,像是這種物流方面的調配能力,有時候就是官府衙門都比不上。
倒不是官府衙門沒有這樣的人才,而是工作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最關鍵的是,薛家商隊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調配全國各地的物資,這一點就相當夸張了。
放眼整個大乾王朝,有這等實力和能量的頂級豪商,一只手都能數(shù)過來。
前文說過,薛家能夠以皇商的身份,將商業(yè)網(wǎng)絡遍及整個天下,很有些機緣巧合或者說運氣使然。
倒不是皇商的身份不夠耀眼,只是在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因為交通運輸?shù)膯栴},加上皇權不下縣的緣故,地方豪強不一定給皇家面子啊。
一旦涉及到利益的時候,那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皇商的觸手也有局限性。
比如,紅樓原著中同樣是皇商的桂花夏家,無論是實力還是影響力,都遠遠不及薛家,就算當時的薛家已經嚴重衰落也一樣。
原因很簡單,皇宮需要的桂花制品,比起宮花以及絹布小飾品可要少多了。
加上其他因素,桂花夏家的勢力影響范圍,只是在一地而已,能不能出省都難,皇商的名頭更多的是起到保護的作用。
眼下的薛蟠,因為早早和賈環(huán)相識的緣故,并沒有如同紅樓原著中那樣迅速墮落,甚至還逐漸鍛煉出來了。
隨著眼界和能力的提升,薛家商行的實力也跟著慢慢增加。
原本,和宗家關系十分緊張的南方支脈,眼見薛蟠在京城立起來了,立即眼巴巴的緩和了關系,并且配合薛蟠在南方的生意。
這么說吧,借助賈環(huán)提供的便利條件,薛家的生意最近幾年紅紅火火。
不僅沒有因為上一代當家人離開而萎靡,反而在實力和影響力上更上一個臺階,能夠發(fā)揮的能量也就更大了。
事實上,薛蟠和薛寶釵的已故父親,并不是一個經營方面的厲害角色。
之所以能將薛家的商業(yè)網(wǎng)絡鋪遍整個天下,靠的是身上南方密探總管的職位,借助皇家秘諜體系將薛家的商業(yè)網(wǎng)絡鋪開。
那些頂級大勢力,隱隱約約知曉厲害,自然不敢輕易打壓。
其余勢力頂不住薛家這樣的過江猛龍,這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時間一長,讓薛家勢力逐漸和本地勢力融合,不就徹底扎根了么?
只是可惜,薛父也是因為商業(yè)勢力強大,這才起了不該有的心思,然后直接‘暴斃’而亡,使得薛家的商業(yè)帝國出現(xiàn)了巨大動蕩。
幸好賈史王三家盟友給力,使得薛家的商業(yè)帝國還能勉強維持。
若是下一任家主能力不夠的話,偌大的商業(yè)帝國自然會逐漸分崩離析。
紅樓原著中,薛蟠都要親自跑去平安州做生意,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笑話。
只能說那時候,薛家的龐大商業(yè)帝國已經分崩離析了。
薛蟠那時候能夠執(zhí)掌的商業(yè)力量,估計已經萎縮到了極限,甚至就是京城這里的商鋪產業(yè)能不能保住都難說。
不然,以薛家堂堂商業(yè)帝國的體量,王夫人想要將他們徹底吸干,那是不太可能的事兒,薛家也不會輕易倒臺。
當然眼下情況不同了,薛蟠逐漸鍛煉出來了,起碼北方的商業(yè)網(wǎng)絡并沒有出現(xiàn)問題,甚至還更進一步擴張了影響力。
別的不說,肯定用不著薛蟠再親自跑生意了,那不是打各地大掌柜的臉么?
薛蟠不是一個有多少天賦的存在,只能說資質平庸!
他對于自己能夠掌握的力量和資源,并沒有清晰的認識。
當然,在封建皇權時代,除非想要造反,不然頂級豪商就算掌握了再多的資源,也翻不起多大浪花。
指不定哪個御史腦子發(fā)抽,一紙彈劾就能叫某個頂級豪商家族覆滅。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話,可不是說著玩的,而是確確實實的大乾社會明規(guī)則。
薛蟠沒有多想,和賈環(huán)分別之后就回到家里。
“哥哥回來了,怎么樣了順利么?”
見到薛蟠,正好在家的薛寶釵眼睛微亮,沒有隱藏心思直接問到:“王府那邊怎么說?”
說白了,她還是比較熱衷這些事兒,尤其還和忠順王府搭上關系。
心中既是開心又有些許震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