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了魏知榮的話,劉拙心中瞬間思緒紛飛。 “這就是天下第一顯學的兵家武道嗎? 連修個法術都有可能減壽,枉我昨晚還因為《兵擊篇》武力提升而心緒激蕩。” 完全沒有留意到劉拙面色有異,對面的魏知榮還在巴拉巴拉地繼續說道。 “兵家武道是斗戰殺伐之道,不僅不善養身,反而會極度壓榨軀殼內的潛能。 古往今來,所有能在此道上有所成就的修煉者,都會因修煉過程和連年爭殺,落下一身難以修復的傷病。 霍去病二十多歲就壯年早崩,衛青不到五十就舊傷復發而亡,修煉武道便是其主因。 那些能在亂世中聞名天下的將領們,最后能安享晚年的可不多。 有傳言……只有成就武道兵仙,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長生久視。” 說到這里的時候,魏知榮滿目都是向往之色。 顯然,成就兵仙是每一個兵家修士的最終追求。 劉拙默默將這些信息消化,在心中暗自嘀咕道。 “聽魏知榮這么一說,武道確實有點坑人。 但所謂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我之前既然敢上了虱母的賊船,就不會介意多跳這一個坑。 而且在東山鎮吃了喬充的本命靈芝之后,我獲得了[長壽延年]這門仙術。 雖然它在lv1時只能增三年的壽命,但以后等級提高了,應該能把武道壓榨的肉體壽命補回來吧!” 劉拙如此安慰自己一番,心里便好受了很多,順便恭維道。 “不因前路坎坷而氣餒,奮發之念如朝陽初生般蓬勃昂揚。 以知榮你的天資和心志,將來一定也能做一個長生久視、縱橫天下的兵仙。” “哈哈哈……過譽了,過譽了,說什么有兵仙之材,都是我爹和我哥在自己家里夸我玩的。 我最終能有衛霍兩位將軍那么強,把《兵擊篇》修煉到第六階就很知足了。” 劉拙的一頓夸,直接把魏知榮笑得把牙床都露了出來。 她用手連拍了幾下膝蓋上的護甲,才收斂住笑容說道。 “我們還是繼續說一下兵擊之術吧。 此仙術是《兵擊篇》名字的由來,因修煉至后期,可以強行驅使天下間擁有靈性的神兵利器,并能超然激發神兵的力量而聞名于世。 此術博大精深,有人勤修一生得其廣博,方可熟練使用天下的大部分兵刃,一件陌生神兵上手,便可使用揮灑自如。 有人因在弱小時便獲得某件神兵認主,便苦修得[兵擊]之精純,以一種兵器技法橫行天下。” 這時,魏知榮扭頭看了一眼靠在書房墻邊的酣飲,轉口說道。 “我看你手上只有一件血鋼長矛,并未持有一件可真正能依仗一生的神兵利器,那就只能走廣博之道了。” 劉拙略微沉默片刻,將魏知榮的話細細咀嚼。 只感覺精純之道聽起來像是以器御人之法,而廣博之道像是以人御器之法,便開口道。 “我覺得,廣博之道也沒有什么不好的,我愿意學世間大部分兵器的使用之法。” 他之所以這么說,不光是因為沒有神兵的現實條件,而是單從本心而言,他也更傾向于走博采眾長之路。 不可否認,長矛是一種強大的武器,劉拙本身也很喜歡用。 但所謂君子不器,一個人的未來又怎么能被一件武器所限定呢? 他打心眼里覺得,兵器只是一件殺敵的工具而已,如果盲目地崇拜某種武器,很容易使自己忽略其它兵器的優點和自身兵器的缺陷。 “嗯,你想明白就好。” 魏知榮只是嘻嘻一笑,沒有對劉拙的選擇做什么評價。 “在武道一階時,兵擊之術共分三個層次。 你的仙術才剛剛入門,還處于第一層,只能以自身最契合的兵器激發鋒芒傷人。 若走廣博之道的話,便需要夜以繼日、苦練不綴各種兵器。 如此花費七八年甚至十幾年苦工,當你能以任意一件金屬兵器催動劍氣刀芒殺人時,便達到了仙術的第二層。 至此,便可以換成草木土石之兵再繼續練武,如此再花費同樣的時間使劍氣刀芒從木石兵器中透體而出,便修成了第三層。 而在修煉兵擊術的這些年里,外強、內壯、真氣三門仙術也可以同步修煉。 如此四門仙術齊頭并進,全部修煉至圓滿,《兵擊篇》就可以順利突破到武道第二階【脫胎換骨】了。” 魏知榮的形容,把劉拙聽得暗自皺眉,忍不住問道。 “按照這個說法的話,以廣博之法修煉《兵擊篇》需要短則十幾年,長則三十年的時間才能晉升二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