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不能饒-《第一侯》
第(3/3)頁
“黃阿宵,你可認得他?”元吉一聲喝問。
黃家產業眾多,除了大賬房,黃老太爺不會都認得,更何況是給孫子們當零用錢的小鋪子。
黃老太爺看向黃阿宵,卻見黃阿宵神情大變,他的心里頓時一聲糟糕,還沒來得及說話,黃阿宵已經大喊著向后退去。
“我不知道他!你胡說!你冤枉我!我沒有與他有過書信來往!我只是與他說過.....”
黃老太爺一伸手將他拉住,大喊一聲阿宵截斷他的話。
但這沒有用,元吉在那邊替他說出來了。
此人什么時候進的光州府,什么時候遇到黃阿宵,什么時候到鋪子里當賬房,什么時候什么地點進行了什么談話。
伴隨著講述,一件件證據拿了出來,有鄉鎮記錄過往人等的冊子,有官府登錄的外鄉人入工信息,而在這兩件冊子記錄上,此人的信息截然不同,所以被官府列為監察對象,也因此發現了諸多可疑。
又拿出了此人身上搜到的信物,一件馬江淮南道衙的腰牌,一件尚未送出藏在小竹筒的密信。
最后喝問此人坦白交代,或可得一條生路。
此人抬頭凄然一笑:“各為其主,各有其責,我既然失敗了就該死,我也沒想活。”
閉口一句話不說。
但他說不說也不重要了,此時里外都已經看呆了,隨著元吉的講述響起一陣陣驚呼議論。
黃家這邊也沒有了哭喊做戲,終于開始真的驚慌。
“阿宵!”黃老太爺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的孫子。
黃阿宵面色發白看看那賬房又看祖父,再看圍過來的家人們,他一把抓住黃老太爺的胳膊大喊:“祖父我沒有,我沒有,我沒有與他預謀,我沒有寫過信,我只是知道他的身份,我,我沒有上報.....”
聽到這句話,黃老太爺神情灰敗,看著這寄予厚望的聰慧的孫子,嘴唇顫抖只問一句:“阿宵,你為什么這樣做?”
為什么?叛軍始終沒有被擊敗,安康山坐進了京城,亂世混戰不停,曾經的功業官權都被推翻打亂,哪個少年不想建功立業?尤其是他這樣有家有身份有才華的年輕人。
他這么聰慧,他看透一切,他頭腦靈活,他只是想多一個機會,多一條路.....
他沒有做反叛的事,他什么也沒有做,所以他什么都沒了......
黃阿宵面色死灰跌坐在地上。
“黃氏與賊有謀,所有人收監問罪。”武少夫人下達了最后一個命令,“敢有違抗者,格殺勿論。”
知府沒有說話,也沒有再阻攔。
但黃老太爺猛地轉過來厲聲喊道:“慢著!”
他伸手指著武少夫人。
“武氏,你一不是將,二不是官,你有什么資格論我家之罪?”
他又伸手向天。
“我大夏上有皇帝,下有官府,你武氏何來定罪斷生死?”
“你,莫不是造反嗎?”
這個老家伙,老而不死是為賊,知府大怒上前:“那本官下令,給我拿下他們!”
黃老太爺長袖一甩:“老兒我要告御狀!我要申訴!抬匾額!”
匾額?是什么東西?知府不解,旁邊長史哎呀一聲想起來了。
“大人你來這里時間短不知道,黃氏祖上曾經因為瘟疫時救濟災民,被慧帝賜予大善之家的御筆匾額。”他說道。
御筆嗎?那還真不能攔了,知府面色一變,原來這是黃家最大的后路。
他是大夏的知府,他不能攔住大夏皇帝的御筆,只能讓黃氏去告御狀。
但如果黃氏離開了光州府,他可就奈何不了了,更何況朝中有黃氏親朋好友。
怎么辦?知府不由看向武少夫人。
黃氏必須除掉,否則這一場風波就不算了結,人心就不能安定,李明樓握緊了韁繩,一手在身前無意的摩挲。
就在她要再一聲令下的時候,遠處傳來喊聲。
“圣旨到!光州府接駕!”
圣旨?
所有人都愕然回頭,喊聲劈開了一層層的民眾和兵馬,十幾匹駿馬疾馳而來,馬上兵將擁簇著一個紅袍太監。
太監手中高舉明黃卷軸,在晦暗的冬日里閃閃發亮,他發出高亢的喊聲。
“圣上有令,武氏忠以立身,仁以撫眾,智以察微,防奸御侮,進封楚國夫人,掌淮南諸道,威武以安黔黎。”
啪嗒一聲,剛接過匾額抱住的黃老太爺松開了手,匾額砸在他腳上,濺起滿面土色。
怎么可能.....
楚國夫人,掌淮南諸道?李明樓看著馳來的兵馬和太監,神情驚訝,她不知道呢,握著韁繩的手松開,抿嘴彎彎一笑。
她的丈夫又送她禮物了。
(本卷終)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长海县|
廉江市|
霍林郭勒市|
万全县|
惠水县|
彰武县|
昌吉市|
阜阳市|
大洼县|
吉隆县|
江西省|
元谋县|
怀宁县|
荣成市|
久治县|
葫芦岛市|
东乡|
余江县|
夏邑县|
通江县|
隆尧县|
金寨县|
东平县|
庐江县|
新建县|
运城市|
长治县|
正蓝旗|
南昌市|
集安市|
东乡|
鸡西市|
万全县|
长白|
屯留县|
安多县|
化州市|
德兴市|
扎鲁特旗|
新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