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別后與現(xiàn)在-《第一侯》
第(1/3)頁
李明樓不再騎馬,與武夫人攜手上了車,光州知府跟隨在車邊說話。
光州府境內(nèi)早已經(jīng)不見叛軍,就連淮南道都平穩(wěn)了很多,與安德忠的叛軍以及淮南道觀察使的降軍在其他地方相遇,交手過幾次,但并沒有打到光州境內(nèi)來。
再然后安德忠的叛軍分走了很多,去了東南那邊跟齊山打,淮南道的降軍就更不敢來光州府,倒是光州府的兵馬常出去,把能罵的城池罵回來,罵不回來的就打回來,打不回來也不強求,搶了糧草和流民就跑了。
你來我往漸漸的城池兵馬以巢湖為界,西邊歸順聽命光州府,南邊則聽命府道投降了的觀察使。
“我們的兵馬已經(jīng)擴充了一萬五千多人了。”光州知府眉飛色舞,又帶著幾分羞澀幾分得意暗示,“當初府道實際上也不過是這么多兵馬,登錄造冊的人數(shù)多,是虛假的。”
這些一萬多兵馬當然是聽從振武軍的命令,但那個收服他們的振武軍大將元吉是住在府衙的,除了練兵別的事都要他這個知府來管,所以如今他的地位等同于淮南道觀察使了。
就差一個朝廷任命的文書了。
竇縣縣令的文書他可以頒布,但任命自己的文書就不能這樣了,不過光州知府覺得這不是什么問題,他看著馬車里坐著的武少夫人和武夫人,她的丈夫她的兒子現(xiàn)在率著大軍護著朝廷去魯王的封地。
昭王已經(jīng)死了,太子也馬上就要死了,魯王是先帝唯一的血脈了,他就是新帝。
任命一個觀察使對于用擁立護衛(wèi)之功的武鴉兒來說不是什么大事,對于新帝來說也不是什么大事。
想到先前只想進府道做個副手,光州知府覺得自己真是沒有志氣,所以元吉說要收留流民,他也沒有意見,府道所在的揚州可是有十個光州那么多人呢。
就照著是十個光州府這樣來填吧,反正也不用他出錢。
有人出錢養(yǎng)兵,有人出錢養(yǎng)民,他不過是多跑些地方跟官兵民眾多說些話而已。
想到這里他的馬蹄輕快,那些官吏勸他不用親自來接武少夫人,在衙門門口相迎就行了,這樣顯得有些失了身份,知府將他們狠狠罵了一通,才過了幾天好日子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難道不知道宣武道那邊哭著喊著要留下武少夫人。
“武少夫人不過在那里停留了月余,宣武道就變得比兵亂前還厲害了,連商人都去了,甚至敢從叛軍所在招搖而過。”
“要是武少夫人留在宣武道,那元吉,還有這些兵都要跑了。”
官吏們冒出一層汗,沒了兵他們就什么都沒了,于是不僅跟著來迎接,喊著城里的富貴賢人們也都來。
除了官員富人,民眾們也如潮水,與走之前的陌生和拘束不同,縱然只看到車沒看到人,也發(fā)出激動的武少夫人的呼喚聲,還有人唱起了贊美的歌。
“光州府也設(shè)立很多粥缸,沒有酒缸,天熱了,元吉說換成消暑湯。”金桔在車里給李明樓解釋。
光州府被圍城時間短,府城的民眾也富足,原本不需要,但隨著兵馬擴張宣傳流民越來越多,府城的民眾不需要武少夫人養(yǎng),流民都是武少夫人養(yǎng)著呢,而因為武少夫人養(yǎng)著流民,府城的民眾也各有受益,所以武少夫人也就人人都熟悉贊美了。
“衛(wèi)大人也跟著湊趣呢,讓竇縣的富戶也來這里施粥,讓他們到處說自己是被武少夫人的粥缸救的一命,如今還有了田有了房子有了錢,吃得飽穿的好,所以也來施粥回報武少夫人,又對那些領(lǐng)粥的人說來竇縣將來他們也可以給別人施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宾|
永吉县|
天等县|
历史|
桃江县|
合川市|
麻栗坡县|
杭州市|
武汉市|
德庆县|
漯河市|
龙岩市|
台北县|
衡南县|
突泉县|
夏河县|
仙桃市|
呼伦贝尔市|
秦皇岛市|
田东县|
正镶白旗|
云南省|
岱山县|
双桥区|
会同县|
固阳县|
万安县|
渝中区|
精河县|
依兰县|
景德镇市|
临夏县|
阿拉善右旗|
襄城县|
湖北省|
宿松县|
嘉善县|
泰宁县|
临江市|
理塘县|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