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趨章故郡,云襄新府。星分翼軫,地接暮曲” 牧序朗朗之聲,閣內原本喧囂,卻是突然完全安靜了下來,所有人聚精會神去聽。 更有人聽得同時,手中筆不停,卻是在迅速記下來。 饒是那些夫子們,固然已經看過,但當下也是一個個閉上眼睛去享受一般。 逐漸的. 所有人臉上表情越來越精彩,詫異,驚訝,欽佩,恍然. 各種各樣的表情在閣內所有人臉上都可以看得到的。 【文君子】秋水安屏氣凝神,努力記下每一個字。 而當牧序誦讀到:“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這句的時候. 秋水安一臉訝然扭頭看向蘇長安。 有人更是失聲開口:“好!” 但是才開口,卻是馬上捂住了嘴。 而牧序的誦讀依舊在繼續,當誦讀到:“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春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暮水之濱。雁陣驚寒,聲斷云襄之浦。” 【文君子】秋水安神色更加精彩,看著蘇長安,這位文君子眼中滿滿全是駭然之色。 而其他人更是一個個固然就在這云暮閣之內,但腦中只是因著短短數句,卻是已經出現了那外邊的景色,甚至腦中所顯景色,勝卻外邊實景。 當牧序誦讀到“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的時候. 陳慶朝著蘇長安深深一拜。 而后苦笑一下后,又凝神看向牧序。 <div class="contentadv"> 他自視甚高! 二十六歲考中甲榜進士,但因要服侍家中老母,所以一直未出仕,事到如今,更是已經無心做官,整日看書讀書,名聲響徹云襄之地,難免心中高傲。 便是【文君子】秋水安,陳慶亦是略有不服的,畢竟你秋水安再如何我陳慶詩文不如你,可不代表文采就不如你了! 你秋水安詩詞固然了得,但我陳慶詩詞,也有不俗之作,但因不善此處,所以從不深究罷了。 但是當下 這文章聽到這兒. 陳慶,心服口服。 而伴隨著牧序誦讀到‘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時 許多人此時已經朝著蘇長安拱手作揖。 并且越來越多人如此。 而且每一人皆是一臉匪夷所思,只因這文章聽到這兒,已經達到了隨便一句,皆可為名句程度! 而當牧序誦讀到那‘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時候. 秋水安轉身朝著蘇長安深深作揖一拜。 秋水安從不覺得自己文采如何,只因他覺得,讀書的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樣,然后那些個文字在這些人筆下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而各有千秋。 他秋水安能到詩詞榜第一,總不過就是正好他筆下文字被人們所喜歡,所以才得了那名聲。 所以在他心中,文字沒有什么高低一說。 可有時候,有些人讀書所看到的世界,異于常人。 當秋水安看到皇后娘娘那‘云想衣裳花想容’時候,看到那句‘明月幾時有’時候,看到那‘燈火闌珊’時候. 他就知道,皇后娘娘讀書讀到的世界,肯定十分精彩,否則斷然不會寫出如此令人賞心悅目的文字。 于是他曾經一度去共情皇后娘娘讀書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樣的,畢竟能寫出如此脫俗文字,該多精彩啊。 但終究無法想到。 而當下. 秋水安看著這位也是十分絕美的女子,秋水安心中所想便是,這位姑娘所看到的世界,是否跟皇后娘娘看到的一樣精彩,否則這些辭藻如何出現的. 一個接一個. 那些個剛剛在女孩跟小光頭口中說的一個比一個厲害的讀書人,此時此刻,伴隨著牧序誦讀卻是一個個朝著蘇長安拱手作揖,臉上更一覽無遺的欽佩之色。 尤其是連【文君子】都朝著這位姐姐行禮。 真的是簡直了! 這讓三小只一個個看傻了眼。 三小只雖然讀書很頑劣,但卻知曉回禮一說。 雖然不是跟他們行禮,但他們就在這個方向呀,所以三小只就努力回禮。 可是回啊回的,回的人太多了,愣是亂了! 所以女孩索性不回了。 小光頭也是如此。 也就那小胖子努力作揖鞠躬,最后還是夏鳳翔攔住了,示意不用這樣,小胖子這才停了下來,不然小胖子非要全部回個遍。 而女孩當下緊張的抓住蘇長安衣服,早早做好了丟人的準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