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孟老夫子問‘吃飯這詞呢?亦或者睡覺?這些都是詞,來,給我表演個你吃飯時候跟古人見見面?’” 說到這兒,蘇老太師笑了出來,然后看著蘇長安道:“就是一個野史上的小故事罷了,孟夏兩位夫子皆是前朝大儒,二人之間故事許多,只因做學問的理念不同,所以常常發生論辯。孟老夫子推崇讀天下書,講天理人心,讀書人要有德行。夏老夫子則是讀天下書,推天理學問,覺得德行學問高就有了。二者天地之別。” 蘇長安聽著蘇老太師講的故事,笑著說道:“我覺得兩位先生都算對的,總歸就是一位看書做人,一位是看書做學問,但是看著詩詞做學問,雖然對,但也有不對,畢竟詩詞總歸帶著作者主觀思想,總歸不是真的寫實,總不過是作者有感而發催生出來的詞句罷了,有些讀著好聽,但是真沒啥用。而且,也容易誤導他人跟著詩詞里的情緒走。” 蘇老太師笑了笑:“夏老夫子晚年寫出一句‘悟學之道,在于明德,在于至善,無德之人,有才無用’雖然沒明說,但夏老夫子卻是承認了孟老夫子所追求的有德有才之人為讀書人這句話,二人辯論一生,而孟老夫子那邊到最后也是說著有德有才雖為讀書人,但沒學問,實在是不知如何說。” 說罷,蘇老太師指了指蘇長安面前的面片:“吃吧,知道你飯量大,所以特意讓人多弄了些。跟你講這個故事,就是有感而發,畢竟剛看的這本書,就是孟老夫子學生寫的,上面講了不少二人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我跟琳涵也說過,她卻是跟我說孟老夫子是對的,夏老夫子也是對的,我們這些讀書人全做了就是了。伱瞧瞧,就沒點兒自己個兒的思想,這死讀書的丫頭。” 蘇長安微微一笑,其實覺得蘇琳涵也沒理解錯,畢竟這兩位的二合一,就行了。 而蘇老太師說道:“這段日子,家里請來的那位崔老夫子可是一直想著找你論論,你之前給婉兒講得那個道理,可沒少讓老夫子犯愁,最后還鬧到我這兒來了。那位是酸儒,脾氣有些大,但酸歸酸,學問也大得很,他以后若是找你了,也不需要覺得他是老先生便不與他辯論,該說還是要說,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兒,正如孟夏兩位老夫子到了了悟出來了道理一樣。” 蘇長安點點頭,倒是沒聽說這事兒,尤其是這幾天婉兒跟兆新也沒少往她那兒跑,但兩人都緘口不言。 回去要說一說了,有這種事兒竟然不告訴自己! 蘇老太師訕訕一笑:“年紀大了,就容易說這些有的沒的的東西,行了,一邊吃,一邊給我講講宰相府的事兒吧。不用講什么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我這兒怎么舒服怎么來。” 蘇長安聞言,來前兒就想著肯定是關于宰相府的事情了,所以當下聽到蘇老太師開口了,自然是開口講了起來。 聽完這全部。 蘇老太師細嚼慢咽著嘴里的面片,半天不說話,最后咽下去后,又喝了口面湯,才說道:“這是.鬧矛盾了呀。讓你去宰相府看看,就是有點兒猜測了,畢竟李星月可是李九郎寶貝疙瘩怎么可能需要到你去看病了.” 蘇長安疑惑,誰跟誰鬧矛盾了! 蘇老太師有些開心的夾了個拌蘿卜,嚼著咽下去后說道:“也是時候了,那倆人本身就是因為家族緣故綁在一塊兒的,一個還就是個瘋婆子,李九郎一個正常人,怎么可能跟瘋子在一塊兒。” 蘇長安聽的云里霧里,內心的八卦之心蠢蠢欲動。 蘇老太師看著蘇長安滿臉好奇,笑著說道:“我都是些猜測,所以不便對你說,但若是真跟我猜測的一樣,你這兒馬上自己個兒就能知道了。但也不算什么,我還在呢,出不了亂子。而且李九郎這個人,雖然貪,但貪了的錢都拿來做事兒了,是個不錯的后生,在朝堂上算是中立派的。” “陛下要娶你這事兒,他沒反對過,也沒支持,畢竟與他無關,而且你救了他的寶貝疙瘩,他也不會讓你出事兒,九郎這人,重情,所以先帝才讓他坐到這個位置,總歸身不由己,為了自保,才成了現在這局面罷了。你不需要擔心什么,反倒是陛下的局你還幫了一手,算好事兒,你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即可,不需要去多想這里面的事情。” 聽著蘇老太師的話,蘇長安點點頭。 雖然還是好奇這蘇老太師是猜測到了什么,但老太師不說,他也不會直接問什么了。 反正,聽下來,蘇長安感覺自己好像還辦了件兒好事兒? 不知道。 政治上的事兒,不能靠猜,而且不到最后都不知道會是啥樣。 蘇老太師現在心情比較起剛剛要好了許多,估計就是因為蘇長安救了李星月的事兒。 一大碗面片吃了后,又要了一碗,這第二碗半碗下去了,看到蘇長安才吃完一碗就問道:“最近學武,叫苦連天的,哀嚎聲我在院子里曬太陽都能聽到,是苦吃的太多了,飯量變小了?” 蘇長安苦澀一笑:“不小了,這一碗太實在了。” 蘇老太師搖搖頭:“再吃一碗。” 而后,旁邊管事,馬上轉身離開。 而蘇老太師看著蘇長安說道:“學武的事兒我不是很懂,但以前你四叔學武,飯量可大了,多虧我俸祿挺多,不然真就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了。而且我看你今天的樣子,確實有點兒江湖女俠樣子。有江湖人的樣子,沒江湖人飯量可不行啊。” 蘇長安今天一身白色內衫,外是黑色的外衣,頭發扎了個高馬尾,腰間的刀雖然被衣服擋住了許多,但卻依稀可以看到紅色刀鞘刀柄。 乍一看,還真像那么一回兒事兒。 不過 這面片雖然清湯寡水,但味兒不錯,是可以多吃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