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卡梅隆發(fā)言完畢后,艾倫又繼續(xù)發(fā)問,她發(fā)現(xiàn)觀眾對于“爭吵”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出于職業(yè)敏感度,接下來的采訪,艾倫都圍繞這個話題展開。
隨著采訪的深入,大家對于張南壹的貢獻越來越清楚。
在劇組各個主演的描述中,張南壹簡直是無所不能,遇到問題找他,都可以解決。
他們不知道如何演繹角色時,就會跟張南壹探討,由張南壹指導他們演戲。
他們狀態(tài)不好時,張南壹掌握了華國古老而神奇的挽面技術,可以幫助演員提升臉部狀態(tài)。
他們有心理壓力時,可以找張南壹聊天,很快就能舒緩壓力。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年輕的女演員米歇爾更是直白的說道:“張就是我的導師,他在劇組教了我很多,這些技巧讓我受用終身。
在劇組,最艱難的時候就是拍攝最后的戰(zhàn)爭場面,我們坐在機械座椅上,對著空氣表演。
我從沒有演過動作戲,這對我來說,太困難了。
還好有張的幫助,我們完成了很多高難度的戰(zhàn)斗戲份。”
因為教授技能的關系,張南壹在劇組教授過很多人,導致大家對他的觀感極好,好感度也是非常高,主創(chuàng)演員談到他都是溢美之詞。
反而是卡梅隆,大家提到他都是套話。
這個采訪的場面,就像是主創(chuàng)人員集體支持張南壹,背刺了卡梅隆一樣,卡梅隆非常郁悶,臉色也不太好看。
聽到這些采訪,直播間里也是各種議論。
“我看出來了,張在劇組的威望很高,說話可能比卡梅隆更管用。”
“沒錯,大家提到張南壹時,都很激情,說話是情真意切,聊到卡梅隆,就是官方語言,感情也很淡漠,對比太明顯了!”
“通過這些采訪,我總結了一下,張在阿凡達劇組,兼任了副導演、動作設計、藝術創(chuàng)意顧問、服裝造型、音樂總監(jiān)、演技導師、心理咨詢師、美容妝造等等職務,屬于是全能型人物。”
“雖然張謙虛了一下,說阿凡達是卡梅隆的電影,但看到這些采訪,我覺得阿凡達是張的電影。”
“哈哈,雖然我也有這種感覺,但是這樣說,好像對卡梅隆不太公平,畢竟阿凡達這個項目,也是卡梅隆籌備了很多年的。”
“沒什么不公平的,阿凡達一度因為拉不到投資而被擱置,二十世紀福克斯已經放棄了這個項目,關鍵時刻,是張牽頭拉到投資,讓項目能夠進行下去。
從這個角度說,沒有張就沒有阿凡達。”
“胡說八道,阿凡達就是卡梅隆的電影,這是典型的好萊塢式大片,張只是一個主演而已,張的粉絲別來碰瓷了。”
“對對對,張只是個小演員,然后能在劇組天天找卡梅隆的茬,卡梅隆竟然不換掉這個小主演,你信嗎?
卡梅隆這么厲害,怎么不自己上,要張兼顧這么多職務?”
……
阿凡達在洛杉磯首映式的采訪,本來就被直播間很多觀眾看到了,再加上后續(xù)很多人對這段采訪,做了剪輯視頻。
這段采訪因此被更多的人看到,大家開始對阿凡達是卡梅隆還是張南壹的電影,發(fā)生了爭議。
網絡上對這個問題吵得很兇。
這要是換別的演員,從頭到尾就不會有這種爭議,因為導演的地位肯定是比演員高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