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曦藏天路劇組的大本營,大家吃吃喝喝,氣氛很熱鬧.
一直到晚上9點,吃飽喝足之后,大家也沒走,而是圍著火爐聊天。
劉亦妃提議道:“單純聊天也沒意思,我們干脆來個篝火晚會,大家每個人都表演個節目。”
聽到這個提議,李建第一個說道:“好!大家各展所長,以文會友,也是一段佳話。
有筆墨嗎,我先獻丑,寫幾個字!”
李建有三大愛好,喝酒、吃辣和寫書法。
今天晚上,李建吃著足夠辣的火鍋,又跟張南壹喝酒,喝了不少醬香科技,此刻已經進入熏熏然的狀態,神經有些興奮了。
所以才會第一時間同意劉亦妃的提議,還要展示書法。
李大山聞言,立即回答道:“筆墨當然有,李老師稍等。”
在電影里,地質專家路遠也是個書法愛好者,有一段劇情是他在土墻上刻下“天路”二字,隨后土墻詭異的變成了屹立在道路上的石碑。
所以劇組是有準備書法相關的物件的。
而歌曲,只是用文字加上音樂曲調,去勾勒形象、引起情緒共鳴。
這中間還有一個插曲,就是韓虹花了10萬塊,買斷了天路的演唱權,導致原唱者巴桑無法在任何公開場合,演唱天路。
一個普通的藏族青年,就像是路邊一顆普通的石頭,死在了路上也無人在意。
書法展示完畢,隨后幾個文工團的演員,一起表演了一出藏戲,演繹了藏族神靈念青唐古拉和納木錯夫婦的故事。
他很自由,我喜歡他的自由。”
求神求佛終究靠不住,人還是要靠自己。”
唱到后面,劉亦妃主動給阿嵐和聲,兩人合唱的效果更好了。
世界屋脊的陽光,照耀在這片神圣的雪域高原上。
她唱天路,處理得很好,并沒有用太多的發聲技巧,而是直接用純凈的真聲來唱。
歌曲到第二段,跳出了側面和正面的描寫,而是開始注重闡述阿刁的精神世界。
良久之后,于飛鴻感嘆一聲,說道:“聽你唱完這首歌,感覺天路這部電影沒必要拍了。
那么此刻聽到張南壹彈唱,看著他帥氣的面容,阿嵐第一次跟劉亦妃產生了共情,理解了劉亦妃的想法。
“阿刁,明天是否能吃頓飽飯,你已習慣,饑餓是一種信仰~
阿刁,不會被現實磨平棱角,你不是這世界的人,沒必要在乎真相~
命運多舛,癡迷淡然,揮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
甘于平凡卻不甘平凡的腐爛
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鳥~”
劉亦妃率先開唱。
不同經歷的人,聽同一首歌會有不同的感悟,于飛鴻跟李建都比較理智,他們的理解是結合天路的劇本來的。
雖然沒有妝造,但是這些演員演這出戲是日積月累的功夫,非常的嫻熟到位,很好的展示了藏戲的特點。
張南壹一首歌唱完,全場寂靜無聲。
阿刁或許也是虔誠的信徒,在大昭寺門口朝圣之后,一起喝茶。
幾個本地的藏民,也表演了自己的節目。
當張南壹唱出第一句時,大家都意識到,這首歌是唱給電影天路的男主角,阿刁的。
即使窮到挨餓,依舊不向現實妥協,我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凡的腐爛,阿刁此時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征,所以他是自由的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