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領頭的士兵有些疑惑地問:
“陳大師,您知道他們在干啥嗎?”
陳瞎子深意地點了點頭:
“他們在救人……”
原本要去后山的士兵們雖然滿心疑惑,但還是點了點頭。
畢竟在他們眼里,陳瞎子那可是料事如神,無所不知。
也正因如此,白文正等人才得以在后山安心地忙活著,沒受到任何打擾。
時間一點點流逝,敲擊聲在第九十九下時突然停止。
胖子喘著粗氣,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珠。雖然這里四季溫度都不高,但離熔爐這么近,還是讓他熱得滿頭大汗。
其他隊員則在忙著準備塑造泥胎所需的物品。
圖紙、規格數據,甚至連泥胎的細節刻畫,隊員們都已討論確定好了。
隊里大部分人對泥胎塑像都不太在行。
也就陳天常年待在武當山上,還算有些了解。
由于沒人知道墨無峰原來的模樣。
大家只能憑記憶拼湊,把見過的佛像或道身的細節融合到一起。從圖紙上看,倒還真有幾分莊嚴法相的味道。
就這樣,日復一日。
誰也不知道788行動二隊在后山到底在忙活些什么。
然而,每到夜晚的子時,那敲擊聲便會準時響起,如同一種神秘的召喚。
直到第三天的子時,隨著最后一聲敲擊的落下,這連續的聲響才終于停歇。
此時,在后山之地,一尊高大莊嚴的盤坐式泥像赫然屹立,高約兩米,雙手以禪定之印輕輕放置于身前。
若有外人偶然經過,定會被這泥塑的莊嚴氣勢所震撼。
但若是遇到懂行之人,恐怕會心生疑惑。
因為這泥像所供奉的神靈,竟讓人難以辨認。
白文正望著眼前的泥像,輕輕地點了點頭,滿意地說道:
“終于大功告成了……
莫前輩,您對這泥胎可還滿意嗎?”
話音剛落,墨無峰的聲音便在隊員們的耳畔響起:
“我這一縷殘魂,能有如此安身之所已是萬幸,又豈會挑剔。
肉身之相皆是虛妄,我早已看淡……”
陳天聞言,輕輕點頭,隨后雙手結印。
緊接著,七寶道箓塔便在他手中顯現。
雖然墨無峰進入七寶道箓塔輕而易舉,但要融入泥塑之中卻非易事。
畢竟,七寶道箓塔乃崆峒派至寶,專為修養精魂所用。
而泥胎則大不相同,要讓墨無峰與泥胎完美融合,更是難上加難。
不過,幸運的是,白文正的腦海中藏著趙啟留下的信息,其中便包含了引魂之法。
于是,白文正拿起毛筆,蘸上朱砂,在泥胎上細細描繪出一道道符咒。
這些符咒如同火紅色的紋身,緊緊依附在泥胎之上。
與此同時,隊員們也沒有閑著。
他們按照白文正的指示,在泥胎周圍擺放了七盞蓮花燈,布下了七星陣。
歐陽念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這不是歐陽家武侯仙尊曾用過的續命之法嗎?
難道這方法還能讓靈體附于泥胎之上?”
白文正感知著腦海中的信息,緩緩解釋道:
“并非如此。
這七星蓮花陣,實則是為墨無峰前輩鋪設一條魂魄通行的道路。
否則,一旦前輩離開七寶道箓塔,便會開始消散,這是天道法則,無人能改。
因此,我們需要點燃這七星蓮花陣,以蓮花燈為引,助前輩到達泥胎前。
真正能讓前輩附身于泥胎的,是這些道符。
不過,我只是依樣畫葫蘆,并不知曉其真正含義。”
陳天也搖了搖頭,表示不解:
“這些符咒的確高深莫測,從表面看,它們定是屬于高階術法。
這些咒符古老而神秘,恐怕并非凡間之物。”
白文正對陳天的分析深表贊同:
“的確如此,否則也不會這么多年都未曾聽聞有人通過此法死而復生、還陽之事。”
其他隊員們聽后,紛紛好奇地打量著泥胎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咒。
他們也能隱約感受到,一股古老而荒蕪的氣息正在悄然彌漫。
白文正抬頭仰望夜空,只見月圓如盤,星斗璀璨。
稍等片刻后,他似乎察覺到了什么,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時機已到,點燈,引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