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其他人也陷入了困境。這里珍寶無數,但似乎沒有一樣能與氣運相連。 “我聽說秦帝下葬時帶著和氏璧……要不我們找找看?” 溫文彬的提議很快被韓風否決了: “秦王的葬身之地應該在那青銅門后的地宮中。 地宮中有真龍之脈蟄伏,還有與之一體的始皇帝尸身沉睡。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根本進不去。 我們得再想想,有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帶回去……” 聽到他們的對話,龍獸突然開口問道: “你們在找什么?” 朱慶陽沒好氣地回答道: “當然是找一樣特別的東西帶回去修復龍脈。 否則龍脈一旦消亡,將受到嚴重影響。 現在整個安息市就因為這條龍脈被你們破壞得不成樣子,才災禍連連。 你們惹的禍,最后還得我們來收拾! 先說清楚,如果擺不平這個爛攤子,你們也別想離開這里?!? 龍獸聽了這話并沒有動怒,反而也感到擔憂。 顯然,他也擔心因為水龍脈的問題惹怒788背后的神秘高人,導致他們這些鬼仙無法出世。 這時,龍獸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一旁的百家鬼仙。 墨家鬼仙輕輕點頭,隨即手中顯現出一個精巧的機關盒。這個機關盒逐漸擴展,最終變形為一個劍匣。 他將劍匣置于地面,友好地向788小隊的幾人點頭示意,然后退回到龍獸身后。顯然,在得知788小隊的身份后,百家鬼仙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幾位,不知這件物品是否符合你們的需求?”龍獸問道。 帶著一絲疑惑,朱慶陽走到劍匣前,將其打開。只見匣內靜靜地躺著一把銹跡斑斑的劍,劍柄上刻著“太阿”二字。 朱慶陽瞪大眼睛,驚愕地問道:“你們是從哪里得到這把劍的?” 龍獸的聲音低沉地傳來:“秦王將此劍帶入了陵墓,放置在地宮的最深處……” 朱慶陽激動地注視著這把劍,說道:“這正是我們需要的,人皇太阿劍,十大名劍之首!” 然而,溫文彬看到這把劍時,心中卻有些疑惑。盡管這把劍的造型獨特,但銹跡斑斑,歷經千年,早已失去了昔日第一名劍的風采。 他有些不確定地問道:“帶這把劍回去真的可以嗎?畢竟這是要請入靈寶閣,與氣運相連的物品,我們是不是應該再慎重一些?” 對于這一點,溫文彬在地獄周訓練時,韓風已經向他提到過。因此,他對于接下來的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雖然心中好奇,但經歷了這么多事情后,溫文彬對韓風的話深信不疑。他雖然沒有親自參加過迎回儀式,但從韓風的口中得知此事的重要性。 所以,在看到這把銹劍后,溫文彬才會如此擔憂。 然而,朱慶陽卻搖了搖頭,說道:“你這就不懂了,這是太阿劍,縱然有銹跡,也是千古名劍,人皇之劍! 傳說這把劍中藏有靈性,是先古時期的鑄劍大師‘歐治子’與‘干將’聯手鍛造的。 在秦始皇擁有它之前,它是楚王的寶劍。 當年,楚王被千軍萬馬圍困,他帶著這把劍登上城樓,對所有將士說,他將用這把劍與士兵們共同作戰。如果戰敗,他就用這把劍自刎。 然后,士兵們要將這把劍快馬送到太湖,沉入湖底,讓太阿劍永遠留在楚國。 相傳第二天,楚王登上城樓,只見城外晉國兵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就像汪洋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 楚王雙手捧劍,長嘆一聲,喃喃道:‘太阿劍,太阿劍,我將用自己的鮮血來祭你。’ 剎那間,劍身泛起道道金光,楚王拔劍出鞘,劍指敵軍。頓時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仿佛有猛獸在其中咆哮,晉國兵馬大亂。 就靠著這把劍,楚國才得以存留下來。如果不是后來有身負天命的秦帝出現,如果不是六國統一是天數所定,楚國靠著這把劍,恐怕依然能夠占據一方霸席!” 朱慶陽的話讓其余幾人紛紛感到驚訝。他們知道太阿劍,但沒想到這把看似銹跡斑斑的古劍,竟曾有如此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