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軍人用羅盤?他們的軍用指北針呢? 朱鶯鶯看他們驚訝的表情,倒是見怪不怪了。 此時她正觀察著唯一露出來的古墓墓體,分析道:“從目前唯一露出來的墓體來看,修筑工藝非常考究,能夠看出有磚瓦木結構的痕跡。所謂秦漢磚瓦,這座古墓從已經(jīng)有雛形顯現(xiàn)的統(tǒng)一化、模式化來看,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座秦朝的古墓……” “秦朝?”讓幾人沒想到的是,朱教授聞聽此言態(tài)度突然發(fā)生了變化。 他們先前經(jīng)過了多番調查也只是做出了一個模糊的推測——這很可能是秦朝的一座古墓。 可眼前這幾個年輕人只是隨便看了看竟然就說出了這一番門道。看來他們還真有點東西? “從山體的延展態(tài)勢推斷,這古墓規(guī)模不小,墓主人非富即貴,定是王侯將相無疑。” 朱慶陽邊說邊從百寶箱中取出一個造型奇特的物件,遞給了韓風,“這東西你最拿手,露一手給我們瞧瞧?” 許浩一眼便認出了那物件,不禁瞪大了眼睛,詫異道:“探龍尺?這年頭還有人用這玩意兒?” 朱教授等人對探龍尺并不陌生,這是風水師常用的工具。 然而,時至今日,能真正運用探龍尺探知奧秘的人已寥寥無幾,這手藝的確罕見。 許浩忍不住嘀咕:“你說他們是軍隊?有羅盤也就算了,連探龍尺都備著,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韓風微微點頭,左手接過探龍尺,右手則緊握著羅盤,全神貫注地開始了他的工作。 探龍尺在他手中緩緩旋轉,與羅盤的指針同步移動,仿佛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 “千里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 韓風口中念念有詞,同時根據(jù)探龍尺的指引,在古墓周圍迂回探索。 眾人好奇跟隨,卻見韓風不時改變方向,繞來繞去,讓許浩愈發(fā)覺得這是故弄玄虛:“這東西能看出什么名堂?別浪費時間了!” 話音未落,韓風恰好收起探龍尺,神色焦急地催促眾人:“快,回營地,我需要紙筆!” 說完,他便率先踏上歸途,朱慶陽等人緊隨其后,留下一臉茫然的朱教授等人。 回到營地,韓風立刻抓起紙筆,羅盤則靜靜躺在桌旁。 他時而低頭繪圖,時而抬頭凝視羅盤,全神貫注。 朱教授等人跟了進來,朱鶯鶯輕聲示意大家保持安靜。 阿靜冷眼看著韓風的舉動,眉頭緊鎖,低聲嘟囔:“裝神弄鬼……” 許浩連連點頭表示贊同:“阿靜,你說得對!這幾個人到底在搞什么鬼!” 朱教授雖未言語,心中卻與其他人一樣充滿疑惑。 他們深知這支隊伍能在惡劣條件下空降,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但軍事技能與考古探墓畢竟是兩碼事,能盲降不代表能探墓,兩者有本質區(qū)別。 隨著時間推移,帳篷內氣氛愈發(fā)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韓風身上。 半小時后,他終于放下筆,面前展開了一幅清晰的古墓地圖。 “根據(jù)探龍尺和羅盤的雙重定位,我大致繪制了這座古墓的布局圖。” 韓風解釋道,“雖然難免有誤差,但應該相差不遠。目前看來,被雨水沖刷出的部分正是古墓的主入口。古墓內部大致呈回字形,空間廣闊,且主體兩側分布著眾多陪葬墓。這是我見過最宏大的古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