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在為大炎國的突然公告而焦頭爛額的同時,龍郡航天局會議室內,連續多日討論人造天庭方案的專家們,也遇到了一個大難題。 “多項提案已經基本落實,但最關鍵的問題還是該項目有點太超前了。 我們的技術,并不足以支撐如此超前且龐大的計劃?!? 周慶年的一番話,說中了這幾日來困擾在諸位專家心中的主要問題。 所有的方案,最終都會繞回到核心技術不足的問題上。 宇宙層面的大規模建設,放眼全世界,大炎國也是頭一家,自然無有借鑒之處。 整個過程,完全是摸黑尋路,不斷碰壁罷了。 “我們的科技發展雖然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面對這樣的超級工程時,我們仍然顯得力不從心。” 另一位專家孫宇航說道: “我們的人造天庭方案,雖然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需要克服的困難太多了?!? “比如說,如何穩定控制宇宙能量,如何確保在持續的宇宙射線輻射下,我們的宇航員和設備能夠保持正常的運作。這些都是我們現在無法解決的問題?!? 孫宇航接著說。 “我們需要的科技,遠超我們現有的知識體系?!? 一位物理學家感嘆道,“如果我們要進行這樣的大規模建設,那么我們需要的知識和技術,將會比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要多得多?!?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嘗試著和其他國家合作,共同推進這個項目呢?”周慶年提出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這個可能性很小。”一位熟知國際關系專家搖了搖頭,“各國之間的競爭和矛盾也是日益尖銳。想要在這個時候達成合作,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欽天監恐怕不會允許?!?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嘗試著放緩這個項目的進度?”另一位專家提議說,“我們可以先進行一些小規模的建設,然后再逐步推進?” 這個提議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是也有一些人持反對意見。 一番激烈的討論不可避免的展開,一眾專家們在這件事情上浪費了許多時間,但依舊沒有一個能夠解決當前問題的答案。 項目才剛剛開始推進,難道就要面臨停滯? 這份壓力,讓在坐的一眾專家學者,各個面色嚴峻,會議室的氣氛也逐漸變得凝固。 就在此時,會議室的門被從外推開,趙啟面色平和的走了進來。 看到趙啟,周慶年就像是看到了希望似的,趕忙站起身來,把目前眾人所面臨的問題詳盡告知: “趙監使,人造天庭的項目,雖然定下了一個大方向,但實際討論中,還是有很多問題有帶解決。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核心科技。 我們當前的科技,并不足以讓我們完成人造天庭這種龐大的航天建設。 這個方案太超前了,粗略估計,至少得五十年之后,才有希望能夠落實?!? 聽到五十年這個期限的時候,趙啟的眉頭稍稍皺了皺。 “不行,我們沒有這么多的時間,五年之內,必須要完全落實人造天庭的計劃?!? 趙啟的這番話,讓整個會議室內鴉雀無聲。 五年時間,在科技水平完全不足以支撐建造計劃的情況下,這分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在坐的各位是航天業赫赫有名的頂尖專家,在此刻也完全給不出任何更有效的建議了。 趙啟能夠感覺的到,專家們的斗志有些消極,但他在這種情況下,卻是面色輕松的笑了起來: “都別愁眉苦臉的了,有問題我們解決問題就是了。 既然單純的科技無法支撐計劃實施,那么我們也未嘗不可轉換重心,從另一個層面來解決問題?!? “另一個層面?” 專家們紛紛好奇的看向趙啟,周慶年更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開口問道: “趙監使,除了科學,還有什么能夠支撐如此龐大的航天工程?” “科學不行的事情,玄學未必不可……” 趙啟說完這番話之后,便轉身離開了會議室,但這番話卻是讓在坐的各位專家一頭霧水。 玄學?在這件事情上,玄學能夠起到什么作用? 大炎國的航天體系,已經經歷了多次重大變革,一次次向著未知的領域發起沖鋒,最終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但這一次,當大炎國將目標瞄準了宇宙之后,卻發現他們所面對的困難,遠比之前所遇到的任何困難都要更大。 技術不夠,時間不足,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想要啟動玄學,也是找不到絲毫的頭緒,更別說搞清楚趙啟到底在想些什么了。 因為趙啟的這番話,一眾專家再度開始了激烈討論。 只是這些專家們并不知道的是,趙啟在離開了會議室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他撥通了一個神秘的號碼,隨后低語了幾句。 當趙啟再度掛斷電話看向窗外的天空時,他眼中的蒙蒙霧靄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堅定。 …… 二十分鐘之后,欽天監的門口便停上了一排黑色的轎車。 特工們紛紛駐守在車隊附近,使得那些好奇的民眾,根本無法靠近。 欽天監的大門從內側緩緩打開,緊接著一眾院士紛紛面色凝重的上了車。 十位司長,以及各司部最精英的院士紛紛一同出動,在他們上車之后,浩蕩的車隊便接連消失在了道路盡頭。 除此之外,不少特工們還從欽天監內搬出來了一些看起來非常精密的箱子。 陳雪一直在一旁小心提醒: “這里面都是非常精密的儀器,千萬要小心運送……” 整個過程足足持續了有將近一個小時,車隊離去,欽天監的門前方才再度歸回平靜。 陳雪轉身關上了欽天監的大門,隨后就撥通了趙啟的電話: “監使,已經按您所說的,院士們紛紛出發了……” “好,我知道了。” 趙啟掛斷了電話,同時也輕輕的長舒了一口氣。 顯然,這就是他所說的玄學層面…… 既然代表著科學的一眾專家們無計可施,不如就讓代表著玄學的院士們也參與進來。 這二者之間的關系似如水火,但在當下,或許也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 院士們在抵達航天局之后,就立刻被帶入了會議室里。 看著一眾不速之客的到來,周慶年等人紛紛一臉錯額。 “你們是……” “周教授,他們都是我欽天監的部下,今日來是和各位一同探討一個解決方案的?!? 趙啟走了進來,并示意司長和院士們紛紛就坐。 院士們早就聽聞了人造天庭的事情,因此他們都因為能夠參與到這么重要的事情中來而欣喜不已。 但專家們卻是各個好奇不已。 欽天監的內部體系,到現在也沒有外人知曉,因此大家都很好奇,這些院士到底在欽天監內從事著怎樣的工作。 不過疑惑歸疑惑,畢竟是趙啟親自組織的聯合會議,大家自然不會把這種情緒表現出來。 “周教授,說說吧,現在的問題……” 在趙啟的示意下,周慶年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隨后便看向了十位司長說道: “各位,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天庭如何固定在宇宙區域,并且彼此之間還要存在必然的聯系,至少能形成一個整體。 按照趙監使所說,人造天庭有九個大型平臺,彼此之間還要有相連的通道。 這是目前科技無法實現的,沒有一個基點,甚至連第一步要如何建造,我們都不知道?!? 十位司長聞言,紛紛好奇的看向了面前的概念圖紙。 他們之前雖然聽說了人造天庭計劃,但這也是他們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該計劃的全貌。 “妙啊,這簡直是一比一復刻了文字記載中的天庭!” 讓周慶年等人沒有想到的是,神話司司長周三海只是看了一眼圖紙,便頗為欣喜的贊嘆了起來。 “古籍中對天庭的描述,九界九門,劃分天地。 正南樹立南天門,為天庭主入口,東,西,北三門為天庭界守之地!” “沒錯,遙望天際,九天之上紫薇之星與北斗之星遙遙對應的地方,正是建立南天門的絕妙之處!” 民俗司司長李泰教授也欣喜不已。 “縱橫以天罡地煞之數排列天宮,主要建筑可以建立一百零八種。 三十六天宮,七十二寶殿,分別修筑在這天庭之上。 我們,是在開創神界,讓神話照入現實!” 院士們激動的討論,讓周慶年等人紛紛是一頭霧水。 他們到底在激動些什么? 之前的難題沒有解決,現在還增設了項目的難度,這不是幫倒忙呢嗎? 果然,專家之中,有人提出了這份不滿: “各位院士,現在我們的難題不是要如何打造天庭,而是如何在宇宙中找到一個建造的基點。 沒有基點,我們無法施工,更無法將這九個平臺組成的天庭,固定在一個區域內。 這才是問題……” 然而就在專家話音剛落之際,煉寶司司長溫濤便不甘示弱的說道: “誰說沒有基點,我們來創造一個基點不就行了?!? 霎那間,一眾專家紛紛錯愕的看向了溫濤,一度懷疑他是不是在說胡話。 那可是宇宙,上哪去找基點,以星球為基點嗎? 但溫濤此刻卻顯得胸有成竹: “這并不是什么難事,九層浮空云盾足以托起整個天庭,四門為陣,以龐大的陣法給浮空云盾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就能讓其成為基點,在上方建造整個天庭!” 聽到溫濤的話,周慶年等專家們紛紛瞪大了眼睛,他們從未聽過這樣的言論,更加震驚于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浮空云盾?四門為陣?” 周慶年等一眾專家都感到非常困惑,這是他們從未聽說過的名詞。 “浮空云盾,便是字面意思,就像一片云朵一樣,能夠懸浮在空中,我們只需要在四門的位置上設立陣法,將浮空云盾支撐起來,然后就可以在其上方建設天庭了?!? 煉寶司司長溫濤解釋道。 “這樣的確是可行,但你們不覺得這樣的工程很浩大嗎?” 民俗司司長李泰有些不確定的詢問道。 “這并不是問題,我們可以在欽天監內設立小型的模型,來測試這項工程的可行性!” 神話司司長周三海笑著說道: “說不定我們真的能復刻神話……” “對!” 溫濤立刻接著說道: “我們煉寶司完全有能力制造出這樣的浮空云盾,現在四門陣法也只需要由民俗司來完成即可。” 幾位司長紛紛點了點頭,但卻讓一眾專家教授們各個錯愕不已。 這都是什么跟什么,毫無邏輯,聽起來就是天方夜譚。 這難道就是欽天監的日常工作?撰寫神話? 趙啟對于周慶年等人的態度并不意外,這代表著玄學和科學之間存在的巨大的差異,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路。 周慶年等人有意反駁,但又因為他們實在提供不了什么更有效的方法,從而只能如鯁在喉的漲紅了臉。 浮空云盾,四門之陣…… 一眾專家們倒是想要看看,院士們口中所說的實驗,到底是什么。 但院士們卻是越聊越興奮,越發覺得該方案的可行。 同時,有了院士們的加入,就像是給原本枯槁的骨架注入了血肉似的,讓整個人造天庭的方案,更加完善。 “在第一重天建立瑤池仙境,以及昆侖丘,按照神話記載,這里當為女神統帥之地?!? “第二重天得有星宿府,二十八星宿各有神位,需有神駐?!? “三重天的霹靂宮也不能少,雷霆司官也是神位中不可少的。” 天河水府,仙閣宮,須彌宮等等建筑,都在被院士們一點一點的完善。 最開始,這人造天庭計劃只是有了一個壯觀的外形。 但現在,有了各位司長院士們的加入之后,紛紛讓天庭內部也開始充盈了起來。 三十六宮,七十二殿為核心建筑,除此之外,從南天門開始,也都有了更加詳盡的新圖紙方案。 “南天門作為天庭主入口,除了要有門神鎮守之外,還要設立十三大陣。 陣法力量將會使得南天門之地金光萬道,瑞氣千條。 對于南天門的建造也必須考究,盡可能以特殊陣法加固過的琉璃和寶玉鑄造。 后方需有金鱗耀日赤須龍纏繞的天柱制成,直通凌霄寶殿。 過水府的長橋,更要點綴彩羽凌空丹頂鳳?!? 院士們越聊越激動,到最后專家們已經沒有了開口的機會。 他們完全搞不懂,院士們到底是怎么想出這些東西來的。 和之前他們這是提出來的方案一比,之前最多只能算是個大型航天建筑,但現在僅僅只是聽院士們說,便仿佛真的看到了傳說中的天庭一般。 “諸位專家,大家對于這份新方案,有什么看法?” 幾個小時之后,當院士們終于結束了討論之后,一份新的圖紙也就此形成。 單看圖紙,瓊樓玉宇,于云巔之上,當真是影視劇中才會有的天庭形象。 原來,最開始趙啟所命名的人造天宮,并不僅僅只是一個名字,而是此次建造的核心! “我覺得……” 一個專家有些怯生生的開口,但話還沒有說完,便被一個老資格的專家給打斷了: “我覺得這個方案可行!” 眾專家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說話的專家,老資格的專家叫孫彥,航天領域的翹楚之余,他還有著鉆研古代文學的愛好,因此他應該是第一個支持這個方案的。 “孫老,您還沒說清楚呢,怎么就可行了?” 有專家催促問道。 “我對比了之前我們提出的三套方案,雖然難度都很大,尤其是第三套方案,如果不是解決懸浮和人力不可為難題的話,第三套方案才是最優選……” 孫彥有些著急的掏出圖紙,趕緊放在投影上。 前兩套方案,不是要求太過龐大,就是人力所不能及,最重要的是無法固定。 而第三套方案雖好,但卻存在最大的懸浮問題,既然無法固定,也就談不上后續…… “你們看,我標注的兩個地方!” 孫彥教授在圖紙上指指點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