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網友們也都在安撫著安置點的民眾們,東山州的具體情況在他們的心中成了一個謎,卻遲遲不見有任何消息從這里傳出。 四城郡的處境,實則比他們想象中的要更加復雜。 本身,東山州對于疏散民眾所用的理由就是編造的,一開始,東山州也沒想著真會發生海嘯,甚至事后還在琢磨,到時候怎么用輿論去填這個坑。 但是機緣巧合之下,趙啟最后選擇了布陣,以此來拖延天淵吸收陰氣的速度,從而才讓東山州的謊言意外成真了,海嘯竟然真的發生了。 但究其原因,實則是因為,兩股力量的相互沖撞引發了海底的動靜。 但好在有陣法的抵擋,海嘯的力量會進行削減。 抵達岸邊的時候,這股力量已經不足以威脅到整個城市,只會對沿海一帶造成些許影響。 可海嘯僅僅只是四城郡的威脅之一,在布陣之后,與天淵形成對抗,有些事情就是無法更改的了。 比如,10月15日凌晨之后,暴雨落下,便再也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了…… 暴雨肆無忌憚的沖刷著路面,一些排水系統較差的路面,甚至開始有了大量積水。 雨水打在城市建筑上,振聾發聵的聲音,讓人身處其中便會本能的感到不安。 這些雨滴,更像是堅硬的冰雹,每一滴打在身上的時候,甚至都能讓人感受到疼痛。 縱然到了白天,四城郡的天空依舊暗的壓抑,隆隆雷鳴總在耳邊炸響,仿佛在向人類宣告著末日的來臨。 這是大陣對抗天淵,激蕩了附近的陰氣與風水局,從而造成的異常天氣變化,這是對抗天淵的代價,趙啟也沒有辦法。 但這總比天淵快速吸收陰氣要好的多。 可是這樣的惡劣天氣對于施工進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身為工程總指揮的鑄城司司長劉文斌,身上背負著極大的壓力。 所有的工人在統一安排下,換上了雨衣,他們冒著大雨在劉文斌的指揮下,24小時輪休,不停班的修筑城墻。 但在大雨里,很多的建筑項目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為了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就不得不搭建幾十個擋雨棚,來保護已經具備雛形的城墻。 “劉司長……” 一名小組負責人冒著大雨跑了過來,縱然穿著雨衣,但實際上在這種密度的大雨里,里面的衣服早就濕透了。 “劉司長,一直下雨,水泥根本干不透,這么大的風城墻,根基很難扎實下來。您快想想辦法吧,再這么進行下去,咱們的工程進度會大大拖延!” “劉司長……” 又是一位小組長跑了過來申請,比剛才這位還要焦急: “我們小組已經有三個人感染了風寒,高燒不退,被緊急送往了兵部醫院。 現在急需要人補上空缺的位置,否則我們小組沒法正常施工。” 一連串的問題接踵而來,甚至都不給劉文斌喘口氣的機會。 他臉色蒼白的皺著眉,眼眶深陷,額頭上的皺紋深深的刻印著他心中的不甘和煩躁,仿佛整個世界都不再滿足他的期待似的。 “你們先回去吧,我會盡最大努力給你們解決問題……” 劉文斌用沙啞的聲音寬慰著二人,但在二人紛紛離開之后,他卻像身體里所有的力量都被抽空了似的長嘆一口氣,滿眼的無望。 在這種大雨連綿的大環境下,他又能想到什么更好的辦法呢? 最重要的是,大雨之中還有不斷增長的陰氣,這陰氣才是導致工人們開始生病的主要原因。 但身為總指揮的劉文斌卻不能就此氣餒,因此他立刻召集了一眾院士開會。 “首先施工現場要按照標準實現現場硬化處理,并根據施工總面積圖,規劃和設計排水方案及設施,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規定坡度挖好排水溝。” 劉文斌一邊下達應對之策,院士們一邊詳細的做著記錄。 整個應對方案涉及到了多方面,這也是目前沒有辦法的辦法。 “臨時修筑的運輸道路,要在兩側做寬300毫米,深200毫米的排水溝,對路基易受沖刷部分鋪石塊,焦渣,爍石等滲水防滑材料。” “每隔一個小時要對坑槽溝邊坡和固壁支撐結構進行檢查,并派專人對深基坑進行測量,如發覺邊坡有裂縫,疏松,支撐結構,折斷走動等危急征兆,馬上采取措施解決。” 這些方案的下達,讓院士們很快便從慌亂中逐漸有了秩序。 正常情況下而言,在遭遇如此惡劣天氣的情況下,所有的腳手架和拆除作業都要停止。 但現在他們沒有時間能夠浪費,因此只能迎難而上,每一位在腳手架上的工作人員都要有一條安全繩來穩固自身,防止因大風或雷擊現象造成腳手架搖晃而出現生命危險。 “快快快,保護好所有的發電機,絕對不能被雨水打濕!” “那邊來幾個人,趕緊給自升式塔吊朝建筑物方向設置兩根鋼絲繩拉結!” 這場臨時召開的會議,成效非常明顯。 土方工程開始挖基坑,建造排水區。 回填土小組則在盡早排出積水,清理淤泥并完成填土。 大量的工人穿著雨衣在場地進行排水,施工道路的路面也在緊急鋪平,防止積水后造成行車打滑顛簸等現象。 所有的混凝土攪拌臺全部搭制了防雨棚,在攪拌過程中對砂石含水量進行定期測量。 最棘手的問題莫過于對城墻的混凝土澆筑了,由于這大雨根本沒有要停下來的跡象,因此施工人員不得不臨時在所要澆筑的區域上方,搭建起臨時防御建筑。 在這種環境下施工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可所有人仍舊在指揮下有條不紊的推進著施工進度,沒有一個人掉鏈子。 接下來三天的時間里,整個工地終于完成了基本的防水措施。 但由于暴雨來的突然,因此之前建成的一些基礎建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施工隊伍在完成防水措施之后,又不得不趕緊回歸到各自崗位中去。 高強度的施工壓力以及危險的施工環境下,每個人都心情沉重,且異常壓抑。 劉文斌將此看在眼中,心中雖然焦急,但卻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在這最危急的時刻,眾人只能咬牙堅持,別無他法。 …… “嗚嗚嗚……” 又是一天下來,當換班的鳴笛聲響起時,大批工作人員疲憊不堪的從工地上輪換了下來。 新一批工作人員則是從休息區急匆匆的向著工地跑去,準備換班。 每個人的身上都布滿泥濘,可在這種疲憊下,他們已經沒有精力去清理自己了。 走在大雨中,工人們難免也會對這鬼天氣進行抱怨,來疏散自己心中壓抑的情緒。 “這大雨到底什么時候是個頭?” “已經連續下了一個周的雨了,每天的施工進度大概在10%,可因為大雨又要往回倒退,5%一天下來,施工進度受到很大影響。” “最重要的是這溫度下降了15度,越來越冷,而且是那種往骨子里鉆的陰冷。這鬼天氣,到底怎么回事?” 無數修筑城墻的工作人員在休息吃飯時,紛紛討論著這異樣的氣候變化。 在夾雜著濃郁陰氣的狂風中,不少工作人員都在打著寒戰。 “同志們……” 身為小組長的院士們,對著大家大聲說道: “現在的施工環境的確很苛刻,我也知道大家都已疲憊不堪。 但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所以請大家再堅持一下,我們所有人會跟大家異同堅守在第一線。 就連總指揮劉文斌司長,不是也一直冒著大雨,在工地與大家一同行動嗎! 請大家抓緊時間休息,休息好后還要繼續干活,我們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城墻和城門修筑成功。 這里將作為人類重要的邊關,抵御外敵入侵!” 工作人員們并不理解院士們最后的這句話,但他們也能從各方反應看得出來,這項工程非常重要。 如今雖然只是有城墻的雛形,但已然能夠看到,若是城墻建立起來,將會是立在這大地之上最厚重最威嚴的巨龍。 直到現在施工地仍舊能看到忙碌的身影,這讓在場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眼眸里都閃過了一絲堅定之色。 不論是高層領導還是一線施工人員,此刻都紛紛身處工地中,冒著大雨推進工程。 所有人都擔負著極大的壓力,也在如此殘酷的施工環境下備受煎熬。 但那又怎樣? 這些壓不垮人們心中的熱血,也抹不平,堅定的斗志。 …… 當晚凌晨,施工地一如往常那般燈火通明。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隨著一道驚雷落下,原本燈火通明的建筑工地,燈光一下子全部熄滅了,所有用電的設備幾乎在同一時間停工。 四城郡龐大的施工現場,瞬間陷入了黑暗之中。 “怎么回事?” “停電了?” “趕緊讓后方電力供應小組去看看,是不是發電機出了問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剛剛解決了排水問題,現在電力又出現了故障。 劉文斌急匆匆的冒著暴雨朝著后方跑去,同時工地夜間的緊急停電,也讓整個工地喧囂聲四起。 所有的工人都慌了神,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停電,讓他們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 “立刻啟動第一預案,不論發生任何事情,施工絕對不能停!” 劉文斌冒著大雨扯著嗓子向后方下達命令,好在之前劉文斌就帶領各位院士制定了突發情況的各種預案。 每一臺主發電機后都配備著幾臺備用電機,因此在第一時間,工作人員便將電路切到了備用電源上。 短暫的黑暗過后,偌大的工地應急照明燈再度被點亮。 當光明籠罩在工地上之后,原本慌亂的建設人員紛紛安心的下來。 不過此時劉文斌等一眾院士在后方卻是滿臉焦急之色,甚至就連趙啟,都穿著雨衣趕來了工地。 “趙監使,暴風雨導致供電設施被破壞。主發電機已經失效,靠備用發電機的話,恐怕撐不了多久。” 劉文斌向趙啟匯報了當前的情況,這也讓趙啟的心里焦急上火。 若是僅靠被動電源,那么對于整個修筑進度,將會造成無法想象的嚴重沖擊,這會極大程度的影響施工進度。 第(1/3)頁